〔徛〕字拼音是(jì),部首是彳部,总笔画是11画

〔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奇”。

〔徛〕字仓颉码是HOKMR,五笔是TDSK,四角号码是24221,郑码是OIAJ

〔徛〕字的UNICODE是U+5F9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475,UTF-32:00005F9B,UTF-8:E5 BE 9B。

〔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201

〔徛〕字异体字是碕、𢕗


名词

◎放在水中用以过河的石头 stone used for crossing river徛,举胫有渡也。从彳,奇声。——《说文》徛,步桥也。——《尔雅》。按,聚石以为步渡者。徛,石杠谓之徛。——《尔雅》

动词

◎站立 stand徛,立也。——《广韵》


①石桥,放在水中用来渡水的石头。

②站立。


笔顺:撇、撇、竖、横、撇、点、横、竖、横折、横、竖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彳部

武英殿刻本: 第880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368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313頁,第19

《唐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𡘋音崎。《說文》:舉足以渡也。

又,《廣韻》:渠綺切,音技 —— 立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居義切,音寄。《爾雅・釋宮》:石杠謂之徛。【註】聚石水中,以爲步渡彴也。《廣雅》:徛,步橋也。

《集韻》或作𢕗。

注解

〔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徛〕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奇

〔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 ⑴ 石桥,放在水中用来渡水的石头。⑵ 站立。

字源字形

徛(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简 包山

徛(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徛(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去奇切頁碼57頁,第11字續丁孫

徛舉脛有渡也。从彳奇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牽其反頁碼165頁,第3行,第3字述

徛舉脛有渡也。從彳奇聲。

臣鍇曰:「《爾雅》:『石杠謂之徛』注:『聚石水中爲步渡彴也。』」臣鍇按:即溪澗夏有水冬無水處橫木爲之,至冬則去,今曰水彴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去奇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306頁,第6字許惟賢第137頁,第12

徛舉脛有渡也。

釋宫曰:石杠謂之徛。郭曰:聚石水中以爲步渡彴也。音居義反。

从彳。奇聲。

去奇切。古音在十七部。

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10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164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135頁
4說文校箋第78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73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25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43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09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8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45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78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59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628頁【補遺】第16381頁
14通訓定聲第195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65頁【崇文】第657頁
16說文句讀第224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1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13頁,第4字

国语辞典

◎铺放于浅水中,供人凭渡用的石块。

《尔雅•释宫》:“徛,石杠谓之徛。”晋•郭璞•注:“聚石水中,以为步渡彴也。或曰今之石桥。”

两岸词典

◎〈书〉放置在浅水中,供人渡水用的石块;也指石桥。

翻译

to cross ov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