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紟〕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īn、jìn),部首是糹部,总笔画是10画

〔紟〕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今”或“糹、今”。

〔紟〕字仓颉码是VFOIN,五笔是XWYN,四角号码是28927,郑码是ZOSX

〔紟〕字的UNICODE是U+7D1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031,UTF-32:00007D1F,UTF-8:E7 B4 9F。

〔紟〕字异体字是䋮、衿、𦁌、𫄛


名词

◎同“衿”。系结衣襟的带子。

belt used to connect the fronts of a garment;


①同“衿”,系结。

②布帛名。


笔顺: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捺、点、横撇/横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97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918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880頁,第10

《集韻》、《韻會》𡘋居吟切,音今。《說文》:衣系也。籀文從金作䋮。《玉篇》:結衣也。亦作衿。《廣韻》:紟帶,或作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巨禁切,音噤。《儀禮・士喪禮》:綪絞紟。【註】紟,單被也。《禮・喪大記》:布紟二衾。又,絞紟,如朝服。【疏】言絞之與紟,二者皆以布,精麤皆如朝服,俱十五升也。

又,《集韻》:居䕃切,音禁 —— 義同。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類篇》:布帛名。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注解

〔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紟〕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īn、j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今

〔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īn] ⑴ 同“衿”,系结。⑵ 布帛名。 [jìn] ⑴ jìn ㄐㄧㄣˋ 单被。

字源字形

紟(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紟(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紟(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紟(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居音切頁碼436頁,第6字續丁孫

紟衣系也。从糸今聲。

䋮籀文从金。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居音切頁碼1034頁,第3行,第1字述

䋮衣系也。從糸今聲。

反切………頁碼1034頁,第3行,第2字述

籒文從金。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居音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615頁,第4字許惟賢第1138頁,第3

䋮衣系也。

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凡結帶皆曰紟。《玉藻》。紳韠結三齊。注云:結,約餘也。結或爲紟(宋本如此)。韋注《國語》曰:帶甲者紟鎧也。紟,今本譌衿。《荀卿》非十二子曰:其纓禁緩。叚禁爲紟也。按襟,交衽也。俗作衿。今人衿紟不別。又喪禮紟,單被也。乃紟之別一義。亦因可以固結之義引申之。

从糸。今聲。

居音切。七部。按又巨禁切

籒文从金。

《玉篇》、《古文四聲韵》皆作𦁌。

紟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1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1107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825頁
4說文校箋第577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517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90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21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42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5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43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553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56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706頁【補遺】第17914頁
14通訓定聲第36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34頁【崇文】第4533頁
16說文句讀第1883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0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207頁,第10字

国语辞典

1.连系衣襟的带子。

《说文解字•糸部》“紟”字•清•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纽非古也,凡结带皆曰𫄛。”

2.单被。

《集韵•去声•沁韵》:“𫄛,单被。”《礼记•丧服大记》:“𫄛五幅,无紞。”唐•孔颖达•正义:“𫄛,举尸之襌被也。”

两岸词典

◎〈书〉连系衣领交接部位的带子。

◎〈书〉单被。古代用于贵族殓礼。

𫄛五幅,无紞(《礼记‧丧服大记》)。

翻译

a sash; to tie écharpe, attach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