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燼〕字拼音是(jìn),部首是火部,总笔画是18画。
〔燼〕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盡”。
〔燼〕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火,盡聲。本义是物體燃燒後的剩餘。
〔燼〕字仓颉码是FLMT,五笔是OVHL,四角号码是95812,郑码是UOUL。
〔燼〕字的UNICODE是U+71F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180,UTF-32:000071FC,UTF-8:E7 87 BC。
〔燼〕字异体字是㶳、烬、煡。
名词
1.形聲。从火,盡聲。本義:物體燃燒後的剩餘。
2.同本義。
cinder;
請收合餘燼。 —— 《左傳·成公二年》燭燼夜有數升。 —— 《北史·呂思禮傳》
灰燼;餘燼;燼灰(灰燼);燼骨(骨灰)
3.殘餘、剩餘或殘跡。
remnant;
民靡有黎,具禍以燼。 —— 《詩·大雅·桑柔》
動
◎燒燬;化成灰燼 。
burn;
燼燃(焚燒);燼滅(燒燬,滅絕);燼萌(火的餘燼和草的萌芽。比喻禍根)
①物體燃燒後剩下的東西,灰燼。《水經注•江水》:“有一火燼,插在崖間,望見可長數尺。”
②指燈花,燭花。《玉篇•火部》:“㶳,灺也。燼,同㶳。”《廣韻•震韻》:“燼,燭餘。”
③殘餘。也指遺民。《小爾雅•廣詁》:“燼,餘也。”
④燒毀;化作灰燼。宋王溥《唐會要》卷八十五:“永徽五年十二月四日夜,司勳大火,甲歷並燼矣。”
⑤薪柴。《玉篇•火部》:“㶳,薪也。燼,同㶳。”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3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5頁,第3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6頁,第14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徐刃切,音賮。《玉篇》同。詳字註。《左傳・襄四年》:收二國之燼。【註】燼,遺民。〈吳語〉:安受其燼。【註】燼,餘也。
又,叶咨辛切,音津。《詩・大雅》:民靡有黎,具禍以燼;於乎有哀,國步斯頻。【傳】災餘曰燼。
〔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燼〕字拼音是j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盡。
〔燼〕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火,盡聲。本义是物體燃燒後的剩餘。
〔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ìn] ⑴ 物體燃燒後剩下的東西,灰燼。《水經注•江水》:“有一火燼,插在崖間,望見可長數尺。”⑵ 指燈花,燭花。《玉篇•火部》:“㶳,灺也。燼,同㶳。”《廣韻•震韻》:“燼,燭餘。”⑶ 殘餘。也指遺民。《小爾雅•廣詁》:“燼,餘也。”⑷ 燒毀;化作灰燼。宋王溥《唐會要》卷八十五:“永徽五年十二月四日夜,司勳大火,甲歷並燼矣。”⑸ 薪柴。《玉篇•火部》:“㶳,薪也。燼,同㶳。”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十上反切徐刃切頁碼第336頁,第14字續丁孫
燼
火餘也。从火聿聲。一曰薪也。
臣鉉等曰:聿非聲,疑从聿省。今俗別作燼,非是。
段玉裁注:「各本作火餘也,今依唐初玄應本:火之餘木曰㶳,死火之㶳曰灰。引伸為凡餘之偁。……俗作燼。」
卷别卷十九反切夕晉反頁碼第821頁,第5行,第2字述
火餘也。從火聿聲。一曰薪也。
臣鍇曰:「盡字從此,今俗作燼。」
卷别卷十上反切徐吝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933頁,第2字許惟賢第845頁,第3字
火之餘木也。
各本作火餘也。今依唐初玄應本。火之餘木曰㶳。死火之㶳曰灰。引伸爲凡餘之偁。《左傳》。收合餘燼。《大雅》箋。災餘曰燼。《方言》。藎,餘也。周鄭之閒曰藎。或曰孑。藎者,叚借字也。
从火。聿聲。
臣鉉等曰:聿非聲。疑从𦘔省。徐吝切。十二部。俗作燼。
一曰薪也。
《方言》。自關而東秦晉之閒燒薪不盡曰藎。
朱二今作燼。盡从火,又加火,不通,當作㶳。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662頁,第7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837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3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30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99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443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465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93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12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2頁,第3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16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446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942頁【補遺】第1751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316頁,第3字 |
15 | 通訓定聲 | 第265頁,第1字 |
16 | 說文義證 | 第862頁【崇文】第3445頁 |
17 | 說文句讀 | 第1385頁 |
18 | 章授筆記 | 第414頁,第2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688頁,第3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949頁,第8字 |
名
1.物体燃烧后剩余的东西。
《文选•曹冏•六代论》:“宗庙焚为灰烬,宫室变为蓁薮。”宋•陆游〈秋夜〉诗:“倦叟投床早,昏灯落烬频。”
余烬。
2.遗民。
《左传•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晋•杜预•注:“烬,遗民。”
动
◎烧毁。
《抱朴子•内篇•道意》:“大火既过,时余不烬草木。”宋•苏轼〈玉堂砚铭〉:“烬南山之松,为煤无余。”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炭状物或灰状物。
余烬、烛烬、灰烬。
cinders, ashes, embers; remnants Eschen (S), Glut (S) cendres, résidu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