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橛〕字拼音是(jué),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6画。
〔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厥”,五行属木。
〔橛〕字仓颉码是DMTO,五笔是SDUW,四角号码是41982,郑码是FGZR,中文电码是2893,区位码是7351。
〔橛〕字的UNICODE是U+6A5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227,UTF-32:00006A5B,UTF-8:E6 A9 9B。
〔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057。
〔橛〕字异体字是厥、嶡、橜、氒、𣐍、𦪘。
名词
1.木橛子,短木桩。
peg; short wooden stake;
橜,弋也。从木,厥声。一曰门梱也。 —— 《说文》吾处也,若橜株驹。 —— 《列子·黄帝》作厥(橛)株拘。 —— 《庄子·达生》。注:“凡竖木而短者,皆得曰 橜。”苗高二三尺,每路打橛。 —— 宋应星《天工开物》
橛杙(木桩);橛眼(木桩插入地面留下的孔穴)
2.门中竖立以为限隔的短木 。
post;
橛机(谓门内。亦指“内室”)
3.树木或禾杆的残根 。
stump;
橛株驹(树桩)
4.即马嚼子。马口中所衔的横木。后亦用金属制成 。
bar bit;
橛饰(谓以宝物饰于马衔两端)
动词
1.犹翘起,鼓起 。
stick up;
橛头船(尖头小船);橛头(橛头船)
2.倒,颠仆 。
fall forwards;
橛痿(痿蹶)
3.折断。
break;
树本浅,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飘风起,暴雨至,拔必先矣。 —— 汉· 刘向《说苑》
4.通“撅”。敲,打击。
strike;
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五百里,以咸天下。 ——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
①小木桩。~子。
②树或庄稼的残茎。残~。树~。
③木制的马嚼子。
④一小段:“伏惟烂木一~。佛与众生不别”。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19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54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500頁,第9字
《唐韻》、《集韻》、《正韻》𡘋居月切,音厥。《說文》:杙也。一曰門梱。《爾雅・釋宮》:樴謂之杙。【註】橜也,蓋直一段之木也。《列子・黃帝篇》:若橜株駒。【註】斷木。
又,《詩・小雅》:既備乃事。《疏》引漢《農書》云:孟春土長冒橛,陳根可拔,耕者急發。
又,馬銜曰橜。《莊子・馬蹄篇》:前有橛飾之患。〈司馬相如傳〉:銜橛之變。
又,《篇海》:橜車,鉤心木也。
又,擊鼓槌也。《山海經》:有獸名夔,以其皮爲鼓,橛以雷獸之管,聲聞五百里。
又,同「嶡」。
又,《集韻》:姑衞切,音劌 —— 盛肉几。《禮・明堂位》:俎,夏后氏以嶡。【註】謂中央橫木也。通橛。
又,《韻會》:其月切,音掘。《正韻》:居胃切,音貴 —— 義𡘋同。
〔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橛〕字拼音是ju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厥,五行属木。
〔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é] ⑴ 小木桩⑵ 树或庄稼的残茎⑶ 木制的马嚼子。⑷ 一小段:“伏惟烂木一~。佛与众生不别”。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六上反切瞿月切頁碼第190頁,第30字續丁孫
橛
弋也。从木厥聲。一曰門梱也。
《集韻・月韻》:「橜,或書作橛。」
卷别卷十一反切瞿月反頁碼第483頁,第6行,第2字述
弋也。從木厥聲。一曰門梱也。
臣鍇按:《爾雅》「樴謂之杙」注:「橜也。」葢直一段之木也,其初謂之橜,弋、樴及其入用,各因隨所在爲名。故曰:在地謂之臬。臬,門限也。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說文》無杙字,杙只作弋。以此推之,則其前所《釋名》古文「式」字注,彌復有驗也。
卷别卷六上反切瞿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50頁,第2字許惟賢第462頁,第8字
弋也。
弋下曰:橜也。
從木。厥聲。
瞿月切。十五部。與《氐部》氒音同義相近。莊,列。橜株駒。
一曰門梱也。
上文云:梱,門橜也。與此爲互訓。此亦樴弋之一耑耳。橜或借厥。梱或借困。荀鄕曰:和之壁。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爲天子寳。《晏子》作井里之困。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76頁,第1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88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7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43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35頁,第1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35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469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17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232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49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41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93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118頁【補遺】第1690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742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05頁【崇文】第201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764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924頁,第3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587頁,第5字 |
名
1.小木桩、短木头。
《水浒传•第二三回》:“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木头橛子。
2.马口中所衔的横木。
《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造父不能以服马。”
3.禾稼的残根。
稻橛、麦橛。
动
◎击。
《山海经•大荒东经》:“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1.木橛子;短木桩;短棍棒。
木头橛子、把马系在这橛桩上头、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2.指桩状的物体。
干屎橛。
3.即马嚼子。马口中所衔的横木。后多以金属制成。
4.树木或禾稼的残根。
树橛、稻橛、麦橛。
5.〈书〉竖立于门中用来作为界线区隔的短木。
6.〈书〉折断。
乍如沙场大战后,断枪橛箭皆狼籍(唐‧贯休〈观怀素草书歌〉)。
7.〈书〉敲打。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山海经‧大荒东经》)。
8.量词。用于计算条状物分成的若干部分。相当于“段”、“截”。
一橛柴、檀香三橛。
Holzpflock, Pflock (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