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字拼音是(jūn),部首是冖部,总笔画是9画

〔軍〕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冖、車”。

〔軍〕字仓颉码是BJWJ,五笔是PLJ,四角号码是37506,郑码是WWFK

〔軍〕字的UNICODE是U+8EC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557,UTF-32:00008ECD,UTF-8:E8 BB 8D。

〔軍〕字异体字是军、𠖉、𠣞、𠣦、𡗺、𡨏、𦉼


1.武装部队、兵种。

陆军、海军、空军。

2.兵士的通称。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军皆殊死战,不可败。”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元来他做了官,不是军了也。”

3.野战部队中大于师而小于军团的最小战略单位,通常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师及必要的战斗支援与勤务支援部队。

4.阵地。

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5.古时将犯人送至边疆劳役的刑罚。

《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军有终身,有永远。”

发配充军。

1.驻扎、屯兵。

《左传•桓公八年》:“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编成军队。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见“军”。


笔顺:点、横撇/横钩、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車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7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239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221頁,第8

古文: 𡗽

《廣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𡘋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又,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

又,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

又,姓。冠軍侯之後,因氏。

又,《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注解

〔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軍〕字拼音是jū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冖、車

〔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ūn] ⑴ 见“军”。

字源字形

軍(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軍(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軍(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軍(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简 包山

軍(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简 上博

軍(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简 郭店

軍(简·秦·睡虎地) 秦 简 睡虎地

軍(简·秦·岳麓书院) 秦 简 岳麓书院

軍(简·汉·张家山) 汉 简 张家山

軍(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軍(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軍(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軍(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舉云切頁碼475頁,第34字續丁孫

𠣞

𠣞、軍

𠣞圜圍也。四千人爲軍。从車,从包省。車,兵車也。

段玉裁改「軍,兵車也」為「車,兵車也」,並注:「包省,當作勹。勹,裹也。勹車,會意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字从車,从勹,會意。古者車戰,止則以車自圍。」苗䕫《說文聲訂》:「軍,䕫案:從包省非當。作從車勻省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俱勲反頁碼1111頁,第6行,第2字述

𠣞圜圍也,四千人爲軍。從包省,從車。軍,兵車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舉云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905頁,第4字許惟賢第1262頁,第1

𠣞圜圍也。

於字形得圜義。於字音得圍義。凡渾䡣煇等軍聲之字皆兼取其義。

四千人爲軍。

王氏鳴盛說此句必譌。按唐釋玄應引《字林》四千人爲軍。是呂忱之誤也。許書當作萬有二千五百人爲軍。見《周禮・大司馬職》。旅篆下云:軍之五百人爲旅。師篆下云:二千五百人爲師。旣皆偁之,則此必偁無可疑者。百人爲卒。卄有五人爲㒳。不偁者以其制於字義相遠耳。若万二千五百人以爲圜圍。乃此篆之所由製。

从包省。从車。

包省當作勹。勹,裹也。勹車,會意也。舉云切。十三部。

車,

逗。

兵車也。

上車各本誤軍。今正。此釋从車之意。惟車是兵車。故勹車爲軍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與營同誼,皆圜圍也。

白话解释

軍,环形围绕。四千人成一军。字形采用“车”和省略了“巳”的“包”会义。“军”字里面的“车”,就是战车。

字形解说

金文一個上像「勻」下像「車」;另一個上方作「勻」省。戰國文字一個與金文上像「勻」省下像「車」的相同;另一個變為「軍」。篆文從車、從包省。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隸書、楷書都作「軍」。

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44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121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903頁
4說文校箋第635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66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211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52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706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0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78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611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504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857頁【補遺】第18075頁
14通訓定聲第3143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1260頁【崇文】第5037頁
16說文句讀第2087頁
17說文新證第940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594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734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308頁,第8字

国语辞典

1.武装部队、兵种。

陆军、海军、空军。

2.兵士的通称。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军皆殊死战,不可败。”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元来他做了官,不是军了也。”

3.野战部队中大于师而小于军团的最小战略单位,通常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师及必要的战斗支援与勤务支援部队。

4.阵地。

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5.古时将犯人送至边疆劳役的刑罚。

《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军有终身,有永远。”

发配充军。

1.驻扎、屯兵。

《左传•桓公八年》:“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编成军队。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两岸词典

1.正规的武装组织。

军队、军人、野战军、溃不成军。

2.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个师或旅。

3.姓。

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Armee, Heer armée, troup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