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ēng、qiān),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4画

〔摼〕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堅”。

〔摼〕字仓颉码是QSEG,五笔是RAHF,四角号码是57014,郑码是DHXB

〔摼〕字的UNICODE是U+647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724,UTF-32:0000647C,UTF-8:E6 91 BC。

〔摼〕字异体字是挳、牽



◎撞(钟)。


笔顺:横、竖钩、提、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横撇/横钩、捺、横、竖、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79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452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400頁,第1

《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𡘋音鏗。《說文》:擣頭也。《廣韻》:撞也。或作挳。

又,《集韻》:苦杏切,鏗上聲 —— 義同。

又,輕煙切 —— 古牽字,引前也。揚雄〈校獵賦〉:摼象犀。【註】扼也。餘詳牛部七畫。

注解

〔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ēng、qi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堅

〔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ēng] ⑴ 撞(钟)。 [qiān] ⑴ 古同“牵”:“~象犀。”

字源字形

摼(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摼(传抄·宋·汗简) 宋 传抄 汗简

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口莖切頁碼407頁,第22字續丁孫

摼擣頭也。从手堅聲。讀若「鏗尔舍瑟而作」。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懇耕反頁碼978頁,第2行,第1字述

摼擣頭也。從手堅聲。讀若《論語》「鏗爾舎瑟而作」。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口莖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434頁,第3字許惟賢第1058頁,第11

摼擣頭也。

《廣韵》曰:撞也。

从手。堅聲。讀若《論語》鏗尒舍琴而作。

讀若二字衍文也。尒大徐作爾。琴大徐作瑟。今皆正。舊抄《繫傳》本作琴。《論語・先進》篇《釋文》曰:鏗苦耕反。投琴聲。是則陸氏《論語》本作舍琴而作。下文,云本今作瑟者,後人所增語。《廣韵》曰:㧶,琴聲。口莖切。《玉篇》曰:㧶口耕切。琴聲。引《論語》㧶爾舍琴而作。㧶葢摼之異體。大徐摼,口莖切。按:堅聲古音在十二部。

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5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31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73頁
4說文校箋第538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83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778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006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601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83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21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515頁,第18字
12說文注箋第426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960頁【補遺】第17823頁
14通訓定聲第329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64頁【崇文】第4253頁
16說文句讀第1754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714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27頁,第14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Cant.) to knock, hi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