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èi、lē),部首是月部,总笔画是6画

〔肋〕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力”或“⺼、力”,五行属火。

〔肋〕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力声。本义是肋骨。

〔肋〕字仓颉码是BKS,五笔是ELN86,EET98,四角号码是74227,郑码是QYM,中文电码是5132,区位码是3263

〔肋〕字的UNICODE是U+808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907,UTF-32:0000808B,UTF-8:E8 82 8B。

〔肋〕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496,属次常用字

〔肋〕字异体字是肋、𦟯


名词

1.形声。从肉,力声。本义:肋骨。

2.同本义。

rib;

肋,肋骨也。 —— 《说文》肋,勒也,所以捡勒五脏也。 —— 《释名·释形体》

肋下(腋下);肋肢(腋下,胳肢窝);肋窝(也作“肋罗”。胸前腋下的部位。通称胳肢窝)

3.房屋或其它建筑物中的构架木材 。

stall bar;

肋木。

4.胸部的侧面 。

costal region;

两肋插刀。

5.另见 lē。


①胸部的两侧。两~。~骨。~膜。

②像肋骨的。~木。


笔顺:撇、横折钩、横、横、横折钩、撇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3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73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939頁,第4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𡘋音勒。《說文》:脅骨也。《廣韻》:脅肋。《正韻》:脅幹。《釋名》:肋,勒也 —— 檢勒五臟也。

又,《集韻》:舉欣切,音斤 —— 肉之力也。與筋同。詳竹部筋字註。

注解

〔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肋〕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èi、lē,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力,五行属

〔肋〕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力声。本义是肋骨。

〔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èi] ⑴ 胸部的两侧⑵ 像肋骨的 [lē] ⑴ 〔~脦〕衣裳肥大,不整洁。

字源字形

肋(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肋(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肋(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肋(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盧則切頁碼130頁,第11字續丁孫

肋脅骨也。从𠕎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郎戌反頁碼336頁,第2行,第1字述

肋脅骨也。從肉力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盧則切古音第一部頁碼674頁,第5字許惟賢第301頁,第1

肋脅骨也。

亦謂之榦。榦者,翰也。如羽翰然也。

从肉。力聲。

盧則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脅骨,有條理也。故木有條理者曰朸,[水]曰[泐]。

凡从力聲之字皆有有條理意:如朸(木有條理),泐(水有條理)。肋(脅骨)、力(人筋)。

白话解释

肋,两腋下的肋骨。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力”作声旁。

肋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58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343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268頁
4說文校箋第171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62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57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00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35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84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03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167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130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485頁
14通訓定聲第88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43頁【崇文】第1369頁
16說文句讀第502頁
17章授筆記第178頁,第9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2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27頁,第1字

国语辞典

◎肋骨的简称。

左肋、右肋、鸡肋。

◎参见“肋条”、“肋巴扇儿”等条。

两岸词典

◎人或脊椎动物胸部的两侧。

两肋、肋条、软肋。

◎参见【肋脦】。

翻译

ribs; chest flanc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