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㯤〕字拼音是(lì),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6画

〔㯤〕字是左右结构,二叠字 (左右二叠字),可拆字为“來、來”。

〔㯤〕字仓颉码是DODOO,五笔是SWWW,四角号码是44998,郑码是FOOO

〔㯤〕字的UNICODE是U+3BE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5332,UTF-32:00003BE4,UTF-8:E3 AF A4。

〔㯤〕字异体字是


◎同“棘”。



笔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23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555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502頁,第6

《字彙補》:林直切,音力 —— 木名,江南、山東名野棗酸者曰㯤子。

注解

〔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㯤〕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來、來

字源字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已力切頁碼225頁,第12字續丁孫

𢄬、㯤

棘小棗叢生者。从並朿。

段玉裁注:「棘庳於棗,而朿尤多,故从並朿,會意。」王筠釋例:「『棗』从重朿,『棘』从竝朿,其木同,而高卑不同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己力反頁碼576頁,第3行,第2字述

棘小棗叢生者。從並朿也。

臣鍇曰:「小棗,故從並朿,低小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己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269頁,第3字許惟賢第556頁,第6

棘小棗叢生者。

此言小棗則上文謂常棗可知。小棗樹叢生。今亦隨在有之。未成則爲棘而不實。巳成則爲棗。《魏風》。園有棘。其實之食。《唐風》。肅肅鴇翼。集于苞棘。《小雅》。有捄棘匕。《毛傳》曰:棘,棗也。此謂統言不別也。《邶風》。吹彼棘心。吹彼棘薪。《左傳》。除翦其荆棘。此則主謂未成者。古多叚棘爲亟字。如棘人欒欒兮,我是用棘,匪棘其欲皆是。棘亟同音。皆謂急也。

从竝朿。

棘庫於棗而朿尤多。故从並朿會意。己力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多借為亟字。

白话解释

棘,小荆刺丛生的样子。字形由两个并列的“朿”的会义。

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4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568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37頁
4說文校箋第285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274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98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68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60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45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75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281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229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064頁【補遺】第17062頁
14通訓定聲第83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96頁【崇文】第2381頁
16說文句讀第914頁
17說文新證第565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294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六冊,第571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678頁,第4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same as 棘) the jujube tree, thorny brambles, a kind of date (with a sour tast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