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倂〕字拼音是(bìng),部首是亻部,总笔画是10画

〔倂〕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幷”。

〔倂〕字仓颉码是OYJJ,五笔是WTFF86,WTGF98,四角号码是22241,郑码是NMAE

〔倂〕字的UNICODE是U+500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482,UTF-32:00005002,UTF-8:E5 80 82。

〔倂〕字异体字是



◎同“併”。


笔顺:撇、竖、撇、横、横、撇、撇、横、横、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6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07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31頁,第25

《廣韻》同「幷」。

又,《韻會》:部迥切,音𡘋 —— 相𡘋也。《禮・祭義》:行肩而不倂。【註】老幼𡘋行,肩臂不得倂。

又,競也。賈誼〈治安策〉:高皇帝與諸公倂起。【又】「與公倂倨。【註】對敵相拒也。

又,與屛棄之屛同。《荀子・彊國篇》:倂己之私欲,必以道。

卷目:考證・子集中 部首:人部

愛日堂藏本: 第4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38頁,第36

《賈誼・治安策》高皇帝與諸公倂起。

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

注解

〔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倂〕字拼音是bì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幷

〔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ng] ⑴ 同“併”。

字源字形

倂(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倂(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倂(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卑正切頁碼261頁,第2字續丁孫

倂並也。从人幷聲。

徐鍇繫傳:「併,竝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必正反頁碼670頁,第3行,第2字述

倂並也。從人并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卑正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487頁,第2字許惟賢第653頁,第3

倂竝也。

《十篇》曰:竝者,倂也。與此爲互訓。並古音在十部。讀如旁。倂古音在十一部。讀如幷。竝倂義有別。許互訓者,《禮經》注曰古文並今文作倂。是古二字同也。

从人。幷聲。

此舉形聲包會意。卑正切。十一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由「人」、「并」二字構成。從人,示人相從。從「并」,聲符,注明音讀,兼表義。并,本義為人相從。隸書承之,右體上端變作左右折筆,下端「幵」變作「开」。楷書承之,右體上端變作二小點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13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655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500頁
4說文校箋第331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14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13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93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01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7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03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325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2676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8040頁【補遺】第17197頁
14通訓定聲第3459頁,第6字
15說文義證第689頁【崇文】第2753頁
16說文句讀第1067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331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768頁,第7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combin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