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蛉〕字拼音是(líng),部首是虫部,总笔画是11画

〔蛉〕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令”,五行属火。

〔蛉〕字仓颉码是LIOII,五笔是JWYC,四角号码是58132,郑码是IOW,中文电码是5749,区位码是8240

〔蛉〕字的UNICODE是U+86C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505,UTF-32:000086C9,UTF-8:E8 9B 89。

〔蛉〕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839,属次常用字

〔蛉〕字异体字是𧕅


◎——“白蛉子” báilíngzi:一种小飞虫,比蚊子小,吸人畜的血,能传染黑热病。


①〔白~子〕一种比蚊子小的小飞虫,喜吸人畜血液,能传染黑热病。

②〔螟~〕见“螟”。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点、撇、捺、点、横撇/横钩、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8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080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054頁,第6

《唐韻》、《韻會》𡘋郎丁切,音靈。《玉篇》:蜻蛉。詳蜻字註。

又,螟蛉。《詩・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傳】螟蛉,桑蟲也。【疏】俗謂之桑蟃,亦呼爲戎女。陸璣云:似步屈,其色靑而細小,或在草萊上。

注解

〔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蛉〕字拼音是l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令,五行属

〔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íng] ⑴ 〔白~子〕一种比蚊子小的小飞虫,喜吸人畜血液,能传染黑热病。⑵ 〔螟~〕见“螟”。

字源字形

蛉(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蛉(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蛉(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蛉(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蛉(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郞丁切頁碼444頁,第4字續丁孫

蛉蜻蛉也。从虫令聲。一名桑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郎丁切頁碼1048頁,第5行,第3字述

蛉蜻蛉也。從虫令聲。一名桑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郞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672頁,第4字許惟賢第1162頁,第10

蛉蜻蛉也。

《戰國策》曰: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閒。《方言》曰:蜻蛉謂之蝍蛉。郭云:江東謂之狐黎。《淮南》人呼䗧𧉅。音康伊。按《淮南書》水蠆爲䗓。卽蜻蛉也。今人作蜻蝏,蜻蜓。

从虫。令聲。

郞丁切。十一部。

一曰桑根。

一曰猶一名也。今本作一名。

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78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1131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841頁
4說文校箋第590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527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95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28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56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11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51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566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4664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2954頁【補遺】第17949頁
14通訓定聲第335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63頁【崇文】第4649頁
16說文句讀第1929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48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227頁,第9字

国语辞典

◎参见“螟蛉”、“蜻蛉”等条。

两岸词典

1.参见【螟蛉】。

2.参见【白蛉】。

翻译

dragonfly, libellulidae Sandmücken moucheron etc.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