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巒〕字拼音是(luán),部首是山部,总笔画是22画。
〔巒〕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䜌、山”或“龻、山”。
〔巒〕字仓颉码是VFU,五笔是XYXM86,YXXM98,四角号码是22772,郑码是ZSLL。
〔巒〕字的UNICODE是U+5DD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018,UTF-32:00005DD2,UTF-8:E5 B7 92。
〔巒〕字异体字是峦。
名
1.尖锐的小山。
《说文解字•山部》:“峦,山小而锐。”《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宋•洪兴祖•补注:“山少而锐曰峦。”
2.连绵不断的山群。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三:“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层峦。
◎见“峦”。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6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322頁,第43字
標點整理本: 第262頁,第38字
《唐韻》:落官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官切,𡘋音鑾。《說文》:山小而銳。《六書故》:圜峰也。《楚辭・九章》:登石巒以遠望兮。
又,山紆回綿連曰巒。徐悱〈登琅邪城〉詩:襟帶盡巖巒。
《正字通》:又,鹽韻,音廉。引蘇軾〈謝歐陽晦夫遺琴枕〉詩:我懷汝隂六一老,眉宇秀發如春巒。〇【按】蘇軾俱入寒韻引用,譌。
〔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巒〕字拼音是lu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龻、山。
〔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uán] ⑴ 见“峦”。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九下反切洛官切頁碼第306頁,第11字續丁孫
山小而銳。从山䜌聲。
卷别卷十八反切魯剜反頁碼第762頁,第2行,第1字述
山小而銳。從山䜌聲。
卷别卷九下反切洛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756頁,第4字許惟賢第769頁,第1字
山小而銳。
《釋山》曰:巒山墮。說者謂爲一條。許於巒墮別爲二條。毛公釋嶞亦不云巒也。葢《爾雅》巒嶞二物。許云山小而銳,巒之解也。毛云山之隋隋小者,嶞之解也。後儒合爲一者,非是。劉淵林注《蜀都賦》曰:巒,山長而狹也。一曰山小而銳也。兼用《爾雅》、《說文》。而《爾雅》之讀與毛許異矣。
从山。䜌聲。
洛官切。十四部。
朱一山形橢圓。
朱二音與卵同,橢圓形也。
錢一山形橢圓者也。凡从䜌聲字皆有椭圓義(?),如欒字。
錢二椭圓山也。凡从䜌聲字皆有椭圓意。如欒字。
峦,山小而尖。字形采用“山”作边旁,是声旁。
「巒」字金文作二糸相聯(即「聯」字初文)、從山,表示聯綿的群山。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戰國文字未見。篆文改作從山、䜌聲。《說文》解釋為:「山小而銳。从山、䜌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603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762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8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89頁,第1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66頁,第2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318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253頁,第4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54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94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38頁,第1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78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13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170頁【補遺】第1739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069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790頁【崇文】第315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251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85頁,第5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223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878頁,第3字 |
名
1.尖锐的小山。
《说文解字•山部》:“峦,山小而锐。”《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宋•洪兴祖•补注:“山少而锐曰峦。”
2.连绵不断的山群。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三:“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层峦。
◎小而尖的山;泛指连绵的群山。
山峦、冈峦、峰峦、层峦叠嶂。
mountain range; pointed mountain Gebirgsgebiet cim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