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膟〕字拼音是(lǜ),部首是月部,总笔画是15画

〔膟〕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率”或“⺼、率”。

〔膟〕字仓颉码是BYIJ,五笔是EYXF,四角号码是70243,郑码是QSZE

〔膟〕字的UNICODE是U+819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183,UTF-32:0000819F,UTF-8:E8 86 9F。

〔膟〕字异体字是𦝭



①肠间脂肪:“(河豚)腹中之~曰西施乳。”

②古代祭祀用的牲血:“鸾刀以刲,取~膋,乃退。”


笔顺:撇、横折钩、横、横、点、横、撇折、撇折、点、点、提、撇、点、横、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76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9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959頁,第24

《廣韻》:呂卹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𡘋音律。《說文》:血祭肉也。《玉篇》:膟膋。《詩・小雅》或燔或炙〔傳〕:燔取膟膋。

又,《集韻》:一曰腸閒脂。《禮・郊特牲》:取膟膋,燔爎升首,報陽也。【註】膟膋,腸閒脂也。《正字通》:祭則合蕭爇之,使臭達牆屋也。

又,《集韻》:朔律切,音率 —— 義同。

《說文》本作𦝭。

注解

〔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膟〕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率

〔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ǜ] ⑴ 肠间脂肪:“(河豚)腹中之~曰西施乳。”⑵ 古代祭祀用的牲血:“鸾刀以刲,取~膋,乃退。”

字源字形

膟(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膟(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膟(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膟(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膟(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呂戌切頁碼132頁,第7字續丁孫

𦝭

𦝭血祭肉也。从𠕎帥聲。

膟𦝭或从率。

朱駿聲《通訓定聲》:「或从率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畱筆反頁碼342頁,第1行,第1字述

膟血祭肉。從肉帥聲。

反切………頁碼342頁,第1行,第2字述

帥或從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呂戌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692頁,第1字許惟賢第308頁,第5

膟血祭肉也。

《郊特牲》曰:取膟膋燔燎升首。報陽也。鄭云:膟膋,腸閒脂也。朝事時。取牲膟膋燔於爐炭。至薦孰之時。又取膟膋與蕭合燒之。按此注謂膟膋,腸閒脂。二字一物。《祭義》注云:膟膋,血與腸閒脂也。則以血釋膟,以腸閒脂釋膋。略同許說。《小雅》。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正與《祭義》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語相合。毛云:毛以吿純也。膋,脂膏也。血以吿殺。膋以升臭。合之黍稷。實之於蕭。合馨香也。葢說禮家以膟當詩之血。故許云血祭。鄭注《祭義》同。考之《郊特牲》。血祭與燔膟膋各事。膟膋自是一物。《郊特牲》注爲長也。許云血祭肉者,肉是衍字。血祭不容有肉。《祭義》疏引《說文》、《字林》。膟,血祭。無肉字。釁字下亦云血祭。

从肉。帥聲。

呂戌切。十五部。

𦝭或从率。

今《毛傳》、《禮記》皆作膟。

膟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2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350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72頁
4說文校箋第174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165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58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03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40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85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04頁,第34字
11標注說文第171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33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552頁【補遺】第16681頁
14通訓定聲第236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350頁【崇文】第1397頁
16說文句讀第514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77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434頁,第4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fa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