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嵍〕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ù、máo),部首是山部,总笔画是12画

〔嵍〕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敄、山”。

〔嵍〕字仓颉码是NKU,五笔是CBTM86,CNHM98,四角号码是18772,郑码是XSML

〔嵍〕字的UNICODE是U+5D4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885,UTF-32:00005D4D,UTF-8:E5 B5 8D。

〔嵍〕字异体字是務、旄、𡺱、𡻒、𥓺



◎〔巏~〕见“巏”。


笔顺: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撇、撇、横、撇、捺、竖、竖折/竖弯、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52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316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255頁,第32

《唐韻》、《集韻》𡘋亡遇切,音婺 —— 巏嵍,山名。本作務。《集韻》:在柏人城東北,俗呼宣務山。見後巏字註。

又,《集韻》:謨袍切 —— 同「旄」,丘前高後下。或通作[⿰矛𪢶]𥓺。

注解

〔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嵍〕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ù、m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敄、山

〔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ù] ⑴ 〔巏~〕见“巏”。 [máo] ⑴ 古同“旄”,旄丘,即前高后低的土山。

字源字形

嵍(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嵍(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亡遇切頁碼307頁,第2字續丁孫

嵍丘也。从山敄聲。

丁福保詁林引雲青案:「唐寫本《唐韻・十遇》『嵍』注引《說文》『丘也』,唐寫本《玉篇》引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勿赴反頁碼763頁,第5行,第3字述

嵍山名。從山敄聲。

臣鍇按:顏之推《家訓》:魏郡有小山名嵍,又名巏。古𥓓云:上有巏嵍王喬所僊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亡遇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762頁,第3字許惟賢第771頁,第10

嵍山名。

按此篆許書本無。後人增之。許書果有是山。則當廁於山名之類矣。《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山。世或呼爲宣務山。予讀柏人城內漢桓帝時所立碑銘云:上有巏嵍。王喬所仙。巏字遂無所出。嵍字依諸《字書》卽旄丘之旄也。嵍字,《字林》一音忘付反。今依附俗名當音權務。《經典釋文》曰:《字林》有堥亡周反,一音毛。堥丘也。又有嵍亡附反,一音毛。亦云嵍丘也。據顏,陸之書,《字林》乃有嵍字。則許書之本無此顯然矣。旄丘見詩。《爾雅》曰:前高曰旄丘。劉成國曰:如馬舉頭垂髦。依《字林》,嵍丘卽旄丘。乃丘名,非山名也。

从山。敄聲。

亡遇切。古音在三部。

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05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764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84頁
4說文校箋第391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367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1321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26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55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94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9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379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314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188頁【補遺】第17395頁
14通訓定聲第104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92頁【崇文】第3165頁
16說文句讀第1254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3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79頁,第12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