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èn、mēn),部首是門部,总笔画是12画。
〔悶〕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心”。
〔悶〕字仓颉码是ANP,五笔是UNI,四角号码是77331,郑码是XDWZ。
〔悶〕字的UNICODE是U+60B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758,UTF-32:000060B6,UTF-8:E6 82 B6。
〔悶〕字异体字是㥃、闷、𢛀、𢛩、𨴽。
◎读音muốn 期待,希望。
◎均见“闷”。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3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389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333頁,第19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困切,音懣。《說文》:懣也。《易・乾卦》:遯世無𢛀。
又,《集韻》:莫奔切,音門。老子《道德經》:其政𢛀𢛀,其民淳淳。《戰國策》:瘨而殫𢛀,旄不知人。或作惛,亦作[⿰忄⿰⿸
⿹𠃍匚]。〇【按】古韻文、元通,古人能調五言,自然叶韻。向來學者鮮知古韻,惟吳棫《韻補》稍能推求,故朱子本之,雖未必盡合,亦思過半矣。《字彙》引《韻補》不無小泥,而《正字通》駁之太過。若此處𢛀字原有平聲,而《字彙》叶明字爲誤耳。
〔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楚〔战国〕 简 上博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卷别卷十下反切莫困切頁碼第355頁,第29字續丁孫
𢛀、𢛩、㥃
懣也。从心門聲。
卷别卷二十反切免困反頁碼第863頁,第4行,第1字述
懣也。從心門聲。
卷别卷十下反切莫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046頁,第3字許惟賢第894頁,第10字
懣也。从心。門聲。
莫困切。十三部。
闷,心懑。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门”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從戰國文字、篆文到隸書、楷書,形構都是從心、門聲;以心表示與心境相關;門聲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楷定作悶,規範字作「闷」。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02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889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7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57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23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31頁,第8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607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19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25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79頁,第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42頁,第1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651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481頁【補遺】第1759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216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08頁【崇文】第36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473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1039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994頁,第9字 |
形
◎心中不愉快。
烦闷、郁闷、苦闷。
名
◎不畅快的心绪。
唐•杜甫〈江亭〉诗:“故枺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排忧解闷。
形
1.空气不流通或气压低而引起的不畅快感。
闷热、天气酷热,房间好闷。
2.声音不响亮。
那人说话怎么闷声闷气的?
3.形容不灵活或不作声的样子。
闷头闷脑。
动
1.密闭使不透气。
闷饭、把菜再闷一会儿。也作燜。
2.长时间待在一处。
别老闷在家里,到外头走走吧!
3.藏放。
有话就说出来,不要闷在心里。
1.不愉快。
苦闷、闷闷不乐、闷得发慌。
2.不愉快的心情。
解闷。
3.封闭的;不透气的。
闷子车、闷葫芦罐。
1.空气不流通而产生不通畅的感觉。
房间闷热。
2.密闭;使不透气。
药材冲入热水后,闷个十分钟即可饮用。
3.声音低沉,不响亮。
闷声闷气。
4.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
别成天闷在家里,出来走走吧!。
5.不出声。
闷声不响。
6.藏放。
他总是把事情闷在心里。
gloomy, depressed, melancholy drückend, stickig (Adj) étouffant, fermer, étancher, ennuyeux, triste, déprimé, morose, étouffant, mal aéré, lourd, mélancoliqu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