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èn、mén),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7画。
〔汶〕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文”,五行属水。
〔汶〕字仓颉码是EYK,五笔是IYY,四角号码是30140,郑码是VSO,中文电码是3080,区位码是6775。
〔汶〕字的UNICODE是U+6C7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766,UTF-32:00006C76,UTF-8:E6 B1 B6。
〔汶〕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779。
〔汶〕字异体字是岷、渂、𣶌。
名词
1.水名。
Wen River;
2.今大汶水,又称“大汶河”,发源于山东省莱芜县北,古代本经东平县至梁山东南,流入济水。今主流西注东平湖,北入黄河。
浮于汶,达于 济。 —— 《书·禹贡》
3.今汶河。古称“汶水”。源出山东省临朐县南,东北流,至安丘东北入潍河。
汶上(汶水之北。泛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地);汶阳川(汶水);汶阳田(在汶水北。春秋时鲁国属地。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一带);汶阳田反(比喻失而复返)
◎〔~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亦称“大汶河”。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54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608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556頁,第4字
古文: 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文運切,音問 —— 水名。《書・禹貢》:浮于汶,達于濟。又,濟東北會于汶。《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萊蕪縣原山汶水出,西南入泲。《水經》:汶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過壽張縣,至安民亭入于濟。【註】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俗謂之胡盧堆。牟縣,古牟國,故俗謂是水爲牟汶。汶水又右合北汶水,水出太山天門下谷東流,西南逕汶陽縣,又西南逕桃鄕縣。自桃鄕四分,當其派別之處,謂之四汶口,左二水雙流至無鹽郈鄕平陸故城,合爲茂都澱;次一汶至壽張故城東,遂爲澤渚;右一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浦。《淮南子・地形訓》:汶出弗其。【高誘註】弗其,山名,在朱虛縣東。〇【按】誘說乃東汶,非經所謂入濟者也。
又,《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朱虛縣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說文》維作濰。《水經》:汶水出朱虛縣泰山。【酈道元注】伏琛、晏謨𡘋言水出縣東西峿山,山在小泰山東。《地理風俗記》曰:朱虛縣東四十里有峿城亭,故縣也。汶水逕峿城北,又北過淳於縣西。濰水過縣東,其城東北則兩川交會也。
又,《水經註》:㟬崮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汶水,東經蒙隂縣,注桑泉水,又東北流入於沂。
又,汶上,縣名。《廣輿記》:本漢平陸,今屬兗州府。
又,《集韻》:武粉切,音吻 —— 義同。
又,《廣韻》、《集韻》𡘋無分切,音文 —— 黏唾也。
又,遼東有汶城。盛輔之云:卽孤竹國也 —— 音文。
又,《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正韻》:彌鄰切,𡘋音珉 —— 與岷通,汶江也。《書・禹貢》:岷嶓既藝。【又】岷山導江。《史記》皆作汶。《山海經》:大江出汶水。《輿地廣記》:汶山,在茂州汶山縣西北,俗謂之鐵豹嶺。禹之導江,發跡於此。
又,汶山,郡名;汶川,縣名。〈蜀王本紀〉: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廣柔,隋攺曰汶川。《廣輿記》:今屬成都府。
又,《集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𡘋音門 —— 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正字通》:汶水,今《一統志》列爲三,曰塹汶、徐汶、靑汶。章本淸曰:入濟之汶,見〈禹貢〉、《論語》 —— 汶上,《書傳》謂之北汶,卽今大淸河;入濰之汶,見《漢書》;入沂之汶,見《水經》。齊有三汶,淸河爲大。《述征記》:泰山郡水皆名汶,有北汶、嬴汶、柴汶、牟汶,皆源別流同,又在三汶之外。
卷目:考證・巳集上 部首:水部
愛日堂藏本: 第354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4頁,第16字
《水經》〔註〕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浦。
謹照原文入浦改入泲。
《山海經》大江出汶水。
謹按此句出山海經註。謹於經下增註字,𠀤照原文汶水改作汶山。
〔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汶〕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èn、mé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文,五行属水。
〔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èn] ⑴ 〔~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亦称“大汶河”。㈡ [mén] ⑴ 〔~~〕心中昏暗不明,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者乎?”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亡運切頁碼第364頁,第2字續丁孫
水。出琅邪朱虛東泰山,東入濰。从水文聲。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亡運反頁碼第882頁,第6行,第1字述
水,出琅邪朱虚東泰山,東入濰。從水文聲。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
臣鍇按:《漢書》:「朱虚縣東泰山,汶所出,東至安丘入濰。」《論語》曰:「吾必在汶上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亡運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156頁,第1字許惟賢第939頁,第2字
汶水。出琅邪朱虚東泰山。東入濰。
琅邪郡朱虛,見《前志》。《後志》屬北海國。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東六十里有朱虛故城。《前志》朱虛下云: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水經》曰:汶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東。又北過淳于縣西。又東北入於濰。謂之東汶水。以別於《禹貢》汶水也。按東泰山卽《封禪書》黃帝封東泰山,今沂山是也。今東汶河源出臨胊縣南沂山東北谷。東流近穆陵關。折東北流數十里。折東流百五十里。至安邱縣西南境。折東北流經縣城西北。又東流數十里與濰水會。
从水。文聲。
亡運切。十三部。按二汶水在齊。漢人崏山崏江字作汶山汶江。以古音同讀如文之故。謂之假借可也。《考工記》。貉踰汶則死。《淮南子》同。鄭云:汶水在魯北。酈注以入汶水篇。《考工記》多《齊語》,則謂入泲之汶無疑也。殷敬順剏爲異說。殊非是。
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
此謂《禹貢》汶水也。上文渭水,濕水,沂水皆舉別說。皆謂一水而說源有不同也。此則畫然二水。源流皆異。泰山郡萊蕪,二志同。《前志》萊蕪下曰:原山,《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泲。桑欽所言。《水經》於濟水曰: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畍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於汶水曰: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按舊泲水合汶於安民亭。今東平州西南十里安山鎭卽古亭也。今汶水出今山東泰安府萊蕪縣東北七十里之原山。亦名馬耳山。西南流經縣城西北。又經泰安府南境。又經寧陽縣北境。至汶上縣北之戴村壩。又經汶上西南境之南旺。分流南北。南流者四分以接徐沛。北流者六分以接臨淸。自明永樂中宋禮開會通河以及國朝運河皆全資汶水。而入泲之故道湮矣。《前志》朱虛下但云汶水。萊蕪下則云《禹貢》汶水。然則出朱虛入濰者,非《禹貢》汶水也。
朱一古讀門,故泯山古作汶山。
錢一古讀門,故泯山古作汶山。
錢二古音讀門,故崏山古亦作汶山。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19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14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9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70頁,第1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33頁,第1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78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677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35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13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86頁,第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55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81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798頁【補遺】第1763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108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49頁【崇文】第379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32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49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59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011頁,第6字 |
◎参见“汶水”条。
1.用于地名:
2.(1)汶川,地名,在四川。
3.(2)汶河,水名,在山东。
4.姓。
◎参见【汶汶】。
a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rivière dans le Sichua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