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簙〕字拼音是(bó),部首是⺮部,总笔画是18画。
〔簙〕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博”。
〔簙〕字仓颉码是HJII,五笔是TFGF86,TFSF98,四角号码是88442,郑码是MEFD。
〔簙〕字的UNICODE是U+7C1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769,UTF-32:00007C19,UTF-8:E7 B0 99。
〔簙〕字异体字是𥴮。
名
◎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二人相对而坐,棋枰分十二道,棋子十二枚,六白六黑;相传是上古乌曹发明的。《说文解字•竹部》:“簙,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簙。”参见“博戏”条。《楚辞•宋玉•招魂》:“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古同“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4頁,第29字
同文書局本: 第898頁,第38字
標點整理本: 第858頁,第45字
《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𡘋音博。《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註】投六箸,行六棊,故爲六簙也。《世本》:古者烏曹作簙。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閒謂之簙,吳楚之閒謂之蔽。
又,《類篇》:匹各切 —— 義同。
通作博。《論語》:不有博奕者乎。
〔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簙〕字拼音是bó,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博。
〔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ó] ⑴ 古同“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五上反切補各切頁碼第146頁,第9字續丁孫
局戲也。六箸十二棊也。从竹博聲。古者烏曹作簙。
《世本》:烏曹作博。張澍稡《世本》集補注:《中興書》:桀作博。《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棋也。揚子《方言》:博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間謂之博,吳楚謂之蔽。《廣韻》引《世本》,博作簙。《山堂肆考》:古者烏曹作博,以五木為子,有梟、盧、雉、犢、塞,為勝負之采,博頭有刻梟形者為最勝,盧次之,雉犢又次之,塞為最下。
卷别卷九反切本泊反頁碼第374頁,第4行,第1字述
局戲也,六箸十二棊也。從竹博聲。古者烏胄作簙。
臣鍇按:《韓子》:秦昭王使人,以鈎梯上華山,以松柏之心爲簙箭,刻曰:「昭王與天神博於此。」箭即心箸也。
卷别卷五上反切補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791頁,第1字許惟賢第352頁,第6字
局戲也。六箸十二棊也。
古戲,今不得其實。箸,《韓非》所謂博箭。《招䰟》注云:箟簬作箸。故其字从竹。
从竹。博聲。
補各切。五部。經傳多假博字。
古者烏曹作簙。
曹字依《韵會》。各本作冑。非。《廣韵》曰:出《世本》。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89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88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9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93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81頁,第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54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157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64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959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16頁,第1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91頁,第8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515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943頁【補遺】第1672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615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95頁【崇文】第157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58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696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470頁,第9字 |
名
◎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二人相对而坐,棋枰分十二道,棋子十二枚,六白六黑;相传是上古乌曹发明的。《说文解字•竹部》:“簙,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簙。”参见“博戏”条。《楚辞•宋玉•招魂》:“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古代一种掷采下棋的赌博游戏。传说是上古乌曹所发明。双方相对而坐,棋盘划分成十二道,棋子十二枚,六白六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