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駮〕字拼音是(bó),部首是馬部,总笔画是16画

〔駮〕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交”。

〔駮〕字仓颉码是SFYCK,五笔是CUQY86,COUR98,四角号码是70348,郑码是CUOO

〔駮〕字的UNICODE是U+99E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406,UTF-32:000099EE,UTF-8:E9 A7 AE。


◎传说中的猛兽。

《山海经•西山经》:“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

1.驳正、非难。参见“駮议”条。

2.矛盾、违逆。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条奏越律与汉律駮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

3.辩论、提出异议。

《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宣谓修三年服少能行之者,兄弟相駮不可,修遂竟服,繇是兄弟不和。”

1.颜色杂乱。

斑駮。

2.杂乱。

《荀子•王霸》:“粹而王,駮而霸。”


①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

②古同“驳”。


笔顺: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点、横、撇、点、撇、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馬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42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438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1432頁,第11

《唐韻》、《集韻》、《韻會》:北角切,𡘋音剝。《山海經》:中曲山有獸,如馬而身黑,二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名曰駮,食虎豹,可以禦兵。《正字通》:此獸之別一種,非馬族也。《詩・秦風》:隰有六駮。【傳】駮𩣉。【疏】陸機云「駮馬,梓榆也」。其樹皮靑白駮犖,遙視似駮馬,故謂之駮馬。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樹檖」,皆山隰之木相配,不宜云獸。

又,國名。四裔駮馬地近北海,唐永𡽪中遣使朝賀。

又,秦叔寶有乗馬名忽雷駮。

又,朝廷章奏不合事理、別議改正,曰駮。《前漢・𠛬法志》:文書盈於几閣,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國承用者駮。【註】不曉其指,用意不同「也」。王球〔王栐〕《貽謀錄》:給事中掌封駮司,不可一日無。淳化四年,太宗推考廢職始於唐末,乃命魏庠、柴成務同知給事中。未幾,隷銀臺通進司,爲封駮司。眞宗咸平四年,吏部侍郎知封駮事,陳恕乞鑄印,命取門下印用之,因改名爲門下封駮司。

又,《正字通》:論列是非,亦謂之駮。如柳宗元〈駮復讎議〉、夏侯銛〈駮安定公主合葬議〉是也。〇【按】駮與駁同,《九經字樣》泥《說文》,分駁、駮爲二者,非。

卷目:考證・亥集上 部首:馬部

愛日堂藏本: 第86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680頁,第17

《詩・秦風》隰有六駮。《傳》駮[如下馬]。

謹照[如下馬]乃如馬二字之譌。謹照原文駮[如下馬]改爲駮如馬。

注解

〔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駮〕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交

〔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ó] ⑴ 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⑵ 古同“驳”。

字源字形

駮(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駮(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駮(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駮(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駮(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駮(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北角切頁碼325頁,第7字續丁孫

駮獸,如馬,倨牙,食虎豹。从馬交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逼朔反頁碼799頁,第7行,第2字述

駮獸。如馬,鋸牙,食虎豹。從馬交聲。

臣鍇曰:「《詩》云:『隰有六駮。』六駮,亦木名,皮斑駮也。見陸璣詩《草木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北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873頁,第2字許惟賢第818頁,第6

駮駮獸,

駮字今補。

如馬。倨牙。食虎豹。

云如馬則非眞馬也。自駮以下皆非眞馬。故次於部末。如馬倨牙食虎豹,《釋嘼・毛傳》同。《秦風》言六駮者,據所見而言也。

从馬。交聲。

北角切。古音在二部。

駮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39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808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617頁
4說文校箋第414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386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139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38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77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05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53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401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33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9657頁【補遺】第17466頁
14通訓定聲第124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36頁【崇文】第3341頁
16說文句讀第1337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98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920頁,第9字

国语辞典

◎传说中的猛兽。

《山海经•西山经》:“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

1.驳正、非难。参见“駮议”条。

2.矛盾、违逆。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条奏越律与汉律駮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

3.辩论、提出异议。

《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宣谓修三年服少能行之者,兄弟相駮不可,修遂竟服,繇是兄弟不和。”

1.颜色杂乱。

斑駮。

2.杂乱。

《荀子•王霸》:“粹而王,駮而霸。”

两岸词典

1.〈书〉传说中的猛兽,形状如马,以虎豹为食。

2.通“駁”。

翻译

a kind of fierce animal; join; argue; transfer; piebald horse, variegated réfuter, rétorquer, transporter par péniche, disparate, mêl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