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字拼音是(nǎo),部首是忄部,总笔画是12画

〔惱〕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𡿺”。

〔惱〕字仓颉码是PVVW,五笔是NVTQ86,NVTR98,四角号码是92062,郑码是UZNO

〔惱〕字的UNICODE是U+60F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817,UTF-32:000060F1,UTF-8:E6 83 B1。

〔惱〕字异体字是㛴、恼、悩、憹、𡛛、𡜣、𡜪、𡝲、𡡟、𡢆、𡢋、𢙉、𢚰、𤹻


1.气恨、发怒。

《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躁如雷。”

恼恨、气恼。

2.撩拨、逗弄。

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宋•杨万里〈钓雪舟倦睡〉诗:“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烦忧、苦闷。

烦恼、苦恼。


①發怒,怨恨。~恨。~火。

②煩悶,苦悶。煩~。苦~。懊~。~喪( sàng )。


笔顺:点、点、竖、撇点、撇点、撇点、撇、竖、横折、撇、点、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37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392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337頁,第1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𡘋音腦。《說文》:有所恨也。本作㛴,从女,𡿺省聲。今作惱。《廣韻》:懊惱也。《增韻》:事物撓心也。

《集韻》或作𡜪𡡟,亦作憹 —— 晉隆安初有懊憹歌,俗閒訛謠之曲。

注解

〔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惱〕字拼音是nǎ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𡿺

〔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ǎo] ⑴ 發怒,怨恨⑵ 煩悶,苦悶

字源字形

惱(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惱(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惱(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奴皓切頁碼418頁,第19字續丁孫

㛴有所恨痛也。从女𡿺聲。今汝南人有所恨言大㛴。

臣鉉等曰:𡿺,古囟字。非聲,當从匘省。

《正字通・女部》:「㛴,今作惱。」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奴道反頁碼1001頁,第4行,第2字述

㛴有所恨痛也。從女,匘省聲。今汝南人有所恨,言大㛴。

臣鍇曰:「事過而好恨痛者,婦人之性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奴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501頁,第4字許惟賢第1088頁,第9

㛴有所𢚉痛也。

𢚉者,怨也。痛者,病也。

从女。匘省聲。

形聲中有會意也。㛴之从匘者,與思之从𦥓同意。奴晧切。古音當在三部。俗作[⿱𦥓𦥓]。懊[⿱𦥓𦥓],《樂府》作懊憹。

今汝南人有所𢚉言大㛴。

舉方俗殊語爲證。

㛴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28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106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93頁
4說文校箋第555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497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83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096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619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65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30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533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380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2266頁【補遺】第17855頁
14通訓定聲第125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94頁【崇文】第4373頁
16說文句讀第1810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896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160頁,第10字

国语辞典

1.气恨、发怒。

《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躁如雷。”

恼恨、气恼。

2.撩拨、逗弄。

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宋•杨万里〈钓雪舟倦睡〉诗:“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烦忧、苦闷。

烦恼、苦恼。

两岸词典

1.发怒;惹怒。

恼火、气恼、别恼我!。

2.忧愁。

苦恼、烦恼。

3.惹人烦恼。

春色恼人。

翻译

angered, filled with hate verärgert, irritiert, hasserfüllt, Ärger, Hass se fâcher, être mécontent, se troubl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