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字拼音是(nián),部首是魚部,总笔画是19画

〔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念”。

〔鯰〕字仓颉码是NFOIP,五笔是QOWN,四角号码是28332,郑码是ROXW

〔鯰〕字的UNICODE是U+9BF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920,UTF-32:00009BF0,UTF-8:E9 AF B0。

〔鯰〕字异体字是鮎、鲶


◎鲶目鲶科鱼类的统称。头大而扁,嘴阔,上下颌有四根长须,无鳞,皮肤多黏液。背苍黑色,腹白,背鳍、胸鳍上棘刺有毒。约有二千五百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长于河湖池沼中,白昼栖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以小鱼、贝类、蛙类等维生。


◎同“鲇”。


笔顺: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撇、捺、点、横撇/横钩、点、斜钩、点、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16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468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465頁,第17

《唐韻》、《集韻》、《韻會》𡘋奴兼切,音拈。《說文》:鯷也。《爾雅・釋魚》〔註〕: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爲鮧。《本草圖經》:鮧,背靑而口小者名鮎。周益公記:宜興洞有四足鮎。宋乾道六年,行都北關有鮎魚,色黑,腹下出人手於兩旁,各具五指,此魚妖也。

又,《集韻》、《正韻》𡘋尼占切,音黏 —— 義同。

注解

〔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鮎〕字拼音是ni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占

〔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ián] ⑴ 〔~魚〕頭大嘴寬,尾圓而短,皮有黏質,無鱗,背部蒼黑色,腹白色,上下頜有四根鬚。晝伏泥中,夜出活動。吃小魚、貝類、蛙類等。

字源字形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鲶目鲶科鱼类的统称。头大而扁,嘴阔,上下颌有四根长须,无鳞,皮肤多黏液。背苍黑色,腹白,背鳍、胸鳍上棘刺有毒。约有二千五百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长于河湖池沼中,白昼栖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以小鱼、贝类、蛙类等维生。

两岸词典

◎参见【鲶鱼】。

翻译

sheat Siluriforme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