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iǎn、shěn),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1画

〔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念”。

〔淰〕字仓颉码是EOIP,五笔是IWYN,四角号码是38132,郑码是VOXW

〔淰〕字的UNICODE是U+6DF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144,UTF-32:00006DF0,UTF-8:E6 B7 B0。

〔淰〕字异体字是𣻧


◎读音raemx。 水。


①浊。

②水无波。

③捞取(河底淤泥)。


笔顺:点、点、提、撇、捺、点、横撇/横钩、点、斜钩、点、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07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631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579頁,第7

《唐韻》:乃忝切;《集韻》、《韻會》:乃玷切;《正韻》:乃點切,𡘋音㜤。《說文》:濁也。一曰水流貌。

又,《廣韻》、《集韻》𡘋女減切,音㘝。《𡌨蒼》:水無波也。

又,農具。取水底淤泥曰淰。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式荏切,音審 —— 淰㴸,水動貌。一曰魚駭貌。《禮・禮運》:龍以爲畜,故魚鮪不淰。【註】淰之言閃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失冉切,音閃 —— 淰躍,涌逸也。或作𣻧。

又,《集韻》:鄔感切,音晻 —— 濁也。

又,乃感切,音湳。又,尼咸切,音諵 —— 義𡘋同。

又,《諸經音義》:江南謂石水不派爲淰。淰,乃默切,音與納近。

注解

〔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iǎn、shě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念

〔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iǎn] ⑴ 浊。⑵ 水无波。⑶ 捞取(河底淤泥)。 [shěn] ⑴ 惊走:“龙以为畜,故鱼鲔不~。”

字源字形

淰(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淰(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淰(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淰(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淰(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乃忝切頁碼374頁,第7字續丁孫

淰濁也。从水念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乃忝反頁碼915頁,第7行,第1字述

淰濁也。從水念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乃忝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246頁,第3字許惟賢第977頁,第7

淰濁也。

義與澱淤滓相類。《禮運》曰:龍以爲畜。故魚鮪不淰。注。淰之言閃也。凡云之言者,皆假其音以得其義。葢濁其本義,閃其引伸假借之義也。《眾經音義》引《埤倉》淰,水無波也。杜詩。山霧戎戎溼。溪雲淰淰寒。戎戎言其流動。淰淰言其凝滯。水無波之義之引伸也。

从水。念聲。

乃忝切。七部。《禮記・音義》審閃二音。

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40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947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713頁
4說文校箋第492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47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63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78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55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9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95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473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395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125頁【補遺】第17688頁
14通訓定聲第37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82頁【崇文】第3925頁
16說文句讀第1602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21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42頁,第7字

国语辞典

◎水面无波的样子。

《广韵•上声•豏韵》:“淰,水无波也。”

◎一种用以捞取水底淤泥的农具。

明•张自烈《正字通•水部》:“淰,农具,取水底淤泥曰淰。”

◎鱼因惊骇而四处游散。

《礼记•礼运》:“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唐•孔颖达•正义:“淰,水中惊走也。”

两岸词典

1.〈书〉水流的样子。

2.〈书〉水面无波的样子。

3.一种农具。用来捞取水底的淤泥。

◎〈书〉鱼因惊吓而四处游散。

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礼记•礼运》)。

翻译

fish; still; (Cant.) thoroughly soaked; a deep sleep eaux calme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