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ò、pǎi),部首是辶部,总笔画是8画

〔迫〕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白”,五行属水。

〔迫〕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辵( chuò ),白声。本义是逼近。

〔迫〕字仓颉码是YHA,五笔是RPD,四角号码是36300,郑码是WNK,中文电码是6612,区位码是3840

〔迫〕字的UNICODE是U+8FE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843,UTF-32:00008FEB,UTF-8:E8 BF AB。

〔迫〕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156,属常用字

〔迫〕字异体字是廹、敀


动词

1.形声。从辵( chuò ),白声。本义:逼近。

2.同本义。

approach;

迫,近也。 —— 《说文》迫,逼也,近也。 —— 《广韵》望崦嵫而勿迫。 —— 《离骚》。注:“附也。”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 —— 《韩非子·亡征》涉旬月,迫季冬。 —— 司马迁《报任安书》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迫措(犹逼近)

3.硬逼,逼迫。

compel; force; press;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里胥迫我纳。 —— 白居易《重赋》

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4.催促。

urge;

迫生而下。 —— 《吕氏春秋·贵生》迫孔悝于厕,强盟之。 —— 《左传·哀公十五年》能事不受相促迫。 —— 唐·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迫催(催逼,催促)

形容词

1.紧迫;急迫。

pressing; urgent;

迫而动。 —— 《淮南子·精神》。注:“切也。”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 《史记·项羽本纪》

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2.狭窄。

narrow;

西州地势局迫。 —— 《后汉书·窦融列传》

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3.困厄;窘迫 。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poverty-stricken;

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4.另见 pǎi。


①用强力压制,硬逼。逼~。~害。压~。强~。胁~。~降( jiàng )。~降( xiáng )。~不得已。

②接近。~近。~冬。

③急促。急~。~切。~不及待。

④狭窄。地势局~。


笔顺:撇、竖、横折、横、横、点、横折折撇、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06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1255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239頁,第2

《廣韻》:博白切;《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𡘋音百。《玉篇》:逼迫也。《廣韻》:急也。《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相迫兮。《前漢・武帝紀》:外迫公事。

又,《增韻》:窘也。《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後漢・朱暉傳》:惶迫伏地,莫敢動。

又,《集韻》:通作柏。《前漢・張耳傳》:柏人迫于人也。武帝〈瓠子歌〉:魚沸鬰兮柏冬日。

又,叶璧亦切,音必。馬融〈長笛賦〉:危殆險巇之所迫也,衆哀集悲之所積也。

又,叶卜各切,音博。崔瑗〈草書勢〉:草書之法,蓋又𥳑略;應時諭指,用于卒迫。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辵部

愛日堂藏本: 第71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72頁,第39

《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相迫兮。

謹照原文相迫改肩迫。

注解

〔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ò、pǎi,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白,五行属

〔迫〕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辵( chuò ),白声。本义是逼近。

〔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ò] ⑴ 用强力压制,硬逼⑵ 接近⑶ 急促⑷ 狭窄 [pǎi] ⑴ 〔~击炮〕一种火炮。

字源字形

迫(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迫(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迫(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迫(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迫(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迫(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博陌切頁碼54頁,第32字續丁孫

迫近也。从辵白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不白反頁碼158頁,第2行,第3字述

迫近也。從辵白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博陌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94頁,第9字許惟賢第132頁,第7

迫近也。

《釋言》曰:逼,迫也。逼本又作偪。許無逼偪字。葢衹用畐。

从辵。白聲。

博陌切。古音在五部。

白话解释

迫,逼近。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白”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辵、白聲,隸書、楷書同。字從「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白」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白」字本義為「西方色也,陰用事,物色白」,此義與「迫」無關,故不兼義。在六書屬於形聲。

迫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5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156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130頁
4說文校箋第74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69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37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42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04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6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43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74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56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548頁【補遺】第16370頁
14通訓定聲第183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58頁【崇文】第629頁
16說文句讀第214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43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99頁,第2字

国语辞典

1.接近。

《说文解字•辵部》:“迫,近也。”《楚辞•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令,望崦嵫而勿迫。”《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涉旬月,迫冬季。”

2.强逼。

《左传•哀公十五年》:“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庄子•刻意》:“感而后应,迫而后动。”

压迫、被迫投降。

3.催促。

晋•陶渊明〈杂诗〉:“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唐•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4.摧残、残害。

《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辱莫大于不义,故不义迫生也。”

1.狭窄。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当今西州地埶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

2.困窘。

宋•苏轼〈杭州上执政书〉二首之一:“计穷理迫,须至控告。”

◎危急、紧急。

《庄子•山木》:“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相弃。”

迫不及待、迫切需要。

两岸词典

1.迫近;接近。

迫在眉睫。

2.压制;逼迫。

压迫、饥寒交迫、胁迫。

3.急切;紧急。

迫不及待、窘迫、紧迫。

◎参见【迫击炮】。

翻译

coerce, force, compel; urgent erzwingen, forcieren , nötigen, zwingen , vordringlich forcer, obliger, se presser, se hât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