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字拼音是(páo),部首是勹部,总笔画是11画。
〔匏〕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夸、包”,五行属水。
〔匏〕字造字法是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 hù )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是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匏〕字仓颉码是KSPRU,五笔是DFNN,四角号码是47212,郑码是GDZR,中文电码是0549,区位码是6243。
〔匏〕字的UNICODE是U+530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263,UTF-32:0000530F,UTF-8:E5 8C 8F。
〔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799。
〔匏〕字异体字是包、瓟、鞄。
名词
1.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 hù )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2.同本义。
gourd;
匏,瓠也。 —— 《说文》匏有苦叶。 —— 《诗·邶风·匏有苦叶》吾岂匏瓜也哉? —— 《论语·阳货》其器陶匏。 —— 《汉书·郊祀志下》
①〔~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俗称“瓢葫芦”。
②中国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勹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0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1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81頁,第11字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𡘋音庖。《說文》:瓠也。从夸,包聲,取其可包藏物也。《詩・邶風》:匏有苦葉。【註】陸佃曰:短頸大腹曰匏。陸璣《詩疏》:匏葉少時可爲羹,又可淹煮,至八月葉卽苦。嚴粲《詩緝》:匏經霜葉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魯語〉: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巳。
又,《爾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內,施簧管端。
又,以爲飮器。《詩・大雅》:酌之用匏。《禮・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又,《韻會》:匏瓜,星名,在河鼓東。
《集韻》或作瓟。
〔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勹部。
〔匏〕字拼音是p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夸、包,五行属水。
〔匏〕字造字法是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 hù )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是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áo] ⑴ 〔~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俗称“瓢葫芦”。⑵ 中国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九上反切薄交切頁碼第302頁,第16字續丁孫
瓠也。从包,从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按:段玉裁改作「从包,从瓠省。」並注云:「从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
卷别卷十七反切步交反頁碼第753頁,第4行,第2字述
瓠也。從夸包聲。取其可包藏物也。
卷别卷九上反切薄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734頁,第2字許惟賢第759頁,第2字
瓠也。
瓠下曰:匏也。與此爲轉注。匏判之曰蠡,曰瓢,曰𧯷。《邶風傳》曰:匏謂之瓠。謂異名同實也。《豳風》傳曰:壺,瓠也。此謂壺卽瓠之假借字也。
从包。从瓠省。
瓠省舊作瓠聲。誤。《韵會》作从夸,包聲。亦誤。今正。从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
包,
逗。
取其可包藏物也。
說从包之意。藏當作臧。
朱一有甘、苦兩種,甘者可食,苦者不可食。
錢一有甘、苦兩種,甘者可食,苦者不可食。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95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752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7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84頁,第1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62頁,第1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304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230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49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925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35頁,第19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74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10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077頁【補遺】第1737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100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776頁【崇文】第310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235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80頁,第3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166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868頁,第8字 |
名
1.植物名。一种葫芦。果实圆大而扁,晒干之后可当涉水的交通工具,从中剖开亦可做盛水的容器。
2.乐器名。古笙竽以匏为座,故此类乐器称为“匏”,与金、石、土、革、丝、木、竹合称为“八音”。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
3.姓。如汉代有匏敏。
1.植物名。即匏瓜。一年生草本。叶子呈掌状分裂,茎上有卷须。果实也叫匏瓜,圆大而扁,成熟后对半剖开,可作水瓢。俗称“瓢葫芦”。
2.八音之一。参见【八音】。
3.姓。
gourd; musical instrument Pao (Eig, Fam) calebass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