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歨〕字拼音是(bù),部首是止部,总笔画是8画

〔歨〕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止、龰”。

〔歨〕字仓颉码是YLMO,五笔是HHU,四角号码是21801,郑码是IIII

〔歨〕字的UNICODE是U+6B6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496,UTF-32:00006B68,UTF-8:E6 AD A8。

〔歨〕字异体字是



◎古同“步”。


笔顺:竖、横、竖、横、竖、横、撇、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止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7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576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525頁,第4

《字彙補》同「步」。

注解

〔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止部

〔歨〕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止、龰

〔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ù] ⑴ 古同“步”。

字源字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薄故切頁碼50頁,第7字續丁孫

步行也。从止𣥂相背。凡步之屬皆从步。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步』象前進時,左、右足一前一後形……步或又增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盤怖反頁碼147頁,第6行,第1字述

步行也。從止、𣥂相背。凡步之屬,皆從步。

臣鍇曰:「《尚書》:『王朝步自宗周。』行自宗周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薄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71頁,第1字許惟賢第120頁,第5

步行也。

《行部》曰:人之步趨也。步徐,趨疾。《釋名》曰:徐行曰步。

从止𣥂相背。

止𣥂相竝者,上登之象。止𣥂相隨者,行步之象。相背猶相隨也。薄故切。五部。

凡步之屬皆从步。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步有二義:⑴行步。⑵推步。歲字入步部,即推步之義。

白话解释

步,行走。字形采用“止、”会义。所有与步相关的字,都采用“步”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都由左右兩個「止」字組合,「止」像腳趾,就是「腳」的意思,商代〈子且辛步尊〉之兩足猶為酷似,像前進之時,左右兩腳前後相隨。戰國中山王墓兆域圖作,變上下結構為左右結構。戰國楚簡、楚帛書作,兩「止」形方向相同。篆文兩「止」相背,構形與戰國秦簡文字同。馬王堆漢墓帛書《養生方》作「」,字形與篆文貼合。《說文‧步部》:「,行也。从止、相背。」止、趾形相背,分別指左足和右足,會合兩足前後相隨的意思。本義為行走。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步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5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43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120頁
4說文校箋第68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62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21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8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95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2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9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67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52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409頁【補遺】第16341頁
14通訓定聲第1662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46頁【崇文】第581頁
16說文句讀第194頁
17說文新證第116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77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二冊,第26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70頁,第2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