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鏺〕字拼音是(pō),部首是金部,总笔画是20画

〔鏺〕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發”或“釒、發”。

〔鏺〕字仓颉码是CNOE,五笔是QWXC,四角号码是82147,郑码是PXYQ

〔鏺〕字的UNICODE是U+93F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882,UTF-32:000093FA,UTF-8:E9 8F BA。

〔鏺〕字异体字是㔇、䥽、𨨻、𨫁


名词

◎(形声。从金,发声。本义:一种两边有刃、装有长木柄的镰刀) 同本义 sickle 今农器镰、斧、 鏺之类,非砺不可。——《农政全书》

动词

1.用镰刀、钐刀等抡开来割 [草、谷物等]。

cut with a sickle;

春鏺草棘。 —— 《六韬·农器》

2.讨平。

send armed forces to put down a rebellion;

鏺广济,掀 蕲春。 —— 唐· 韩愈《曹成王碑》


①一種兩邊有鉤、有刃,下有長木柄的鐮刀。

②割:“春~草棘。”


笔顺: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撇/横钩、点、撇、撇、捺、横折、横、竖折折钩、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61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1321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1309頁,第8

《廣韻》、《集韻》、《正韻》𡘋普活切,音潑。《說文》兩刃刀名,木柄,可以刈草。《集韻》:或省作𨨻。

又,《正韻》:刈也。韓愈〈曹成王𥓓〉:鏺廣濟。

又,《集韻》:北末切,音撥 —— 鐮也。

注解

〔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鏺〕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發

〔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ō] ⑴ 一種兩邊有鉤、有刃,下有長木柄的鐮刀。⑵ 割:“春~草棘。”

字源字形

鏺(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鏺(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鏺(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鏺(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鏺(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普活切頁碼466頁,第29字續丁孫

鏺兩刃,木柄,可以刈艸。从金發聲。讀若撥。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普末反頁碼1093頁,第1行,第2字述

鏺兩刃有木柄可以刈艸。從金發聲。讀若撥。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普活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825頁,第3字許惟賢第1229頁,第3

鏺㒳刃有木柄。可㠯乂艸。

㒳刃如劒然。㒳邊有刃。乂,芟艸也。字或作刈。

从金。發聲。讀若撥。

普活切。十五部。按癹字與此音同義近。

鏺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26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1191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886頁
4說文校箋第620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555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206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43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89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946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70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597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91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549頁【補遺】第18035頁
14通訓定聲第272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29頁【崇文】第4913頁
16說文句讀第2036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542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1283頁,第6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