𤪌


〔𤪌〕字拼音是(qí),部首是王部,总笔画是18画

〔𤪌〕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綦”或“⺩、綦”。

〔𤪌〕字仓颉码是MGTCF,五笔是GADI,郑码是CEZ

〔𤪌〕字的UNICODE是U+24A8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0156,UTF-32:00024A8C,UTF-8:F0 A4 AA 8C。

〔𤪌〕字异体字是璂、𤩒


1.同“璂”。

2.拼音qí。

3.古代皮弁缝合处的玉饰。



笔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76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744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695頁,第23

《唐韻》、《集韻》:渠之切;《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𡘋音其。《說文》:弁飾,往往冒玉也。【徐曰】謂綴玉於武冠,若棊子之列布也。《玉篇》:飾弁也。

又,《集韻》或作璂。

注解

〔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𤪌〕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綦

字源字形

𤪌(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𤪌(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𤪌(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𤪌(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渠之切頁碼8頁,第21字續丁孫

𤪌

𤪌弁飾,往往冒玉也。从玉綦聲。

璂𤪌或从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虔離反頁碼48頁,第1行,第1字述

璂弁飾行行冐玉也。從玉綦聲。

臣鍇曰:「謂綴玉於武冠,若棊子之列布也。《左傳》曰『瓊冠玉,纓』是也。」

反切………頁碼48頁,第2行,第1字述

𤪌或從基。

臣鍇曰:「基聲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渠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55頁,第3字許惟賢第23頁,第2

璂弁飾也。往往冒玉也。

上也字依〈詩〉音義補。《弁師》曰: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琪。鄭司農云:故書會作䯤。䯤讀如馬會之會。謂以五采束髮也。琪讀如綦車轂之綦。按許謂以玉飾弁曰琪。與司農說同。後鄭則易琪爲綦。綦,結也。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以爲飾,謂之綦。葢後鄭謂經琪字乃玉名。故易爲綦字。《曹風》。其弁伊騏。箋亦云騏當作綦。自用其《周禮》說也。許同先鄭說。往往,歴歴也。鄭云皪皪而處是也。

从王。綦聲。

渠之切。一部。

𤪌或从基。

𤪌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32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47頁
4說文校箋第12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10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37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6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6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2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7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10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10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87頁【補遺】第16180頁【補編】第14871頁
14通訓定聲第65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4頁【崇文】第133頁
16說文句讀第37頁
17章授筆記第18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27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4頁,第5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