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棨〕字拼音是(qǐ),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2画

〔棨〕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𢼄、木”或“𢼄、朩”。

〔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是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棨〕字仓颉码是HKD IKD,五笔是YNTS,四角号码是38904,郑码是WMMF,中文电码是2790

〔棨〕字的UNICODE是U+68E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856,UTF-32:000068E8,UTF-8:E6 A3 A8。

〔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443

〔棨〕字异体字是𢧊、𣘼、𣙅


名词

1.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2.同本义。

tally;

棨,传信也。 —— 《说文》除关无用棨传。 —— 《汉书·文帝纪》。注:“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棨信(传信的符证)

3.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建幢棨。 —— 《汉书·韩延寿传》。注:“有衣之戟也。”棨戟十。 —— 《汉书·匈奴传》

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①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信。

②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戟。


笔顺:点、横折、横、撇、撇、横、撇、点、横、竖、撇、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74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534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479頁,第17

《唐韻》、《韻會》:康禮切;《集韻》:遣禮切;《正韻》:祛禮切,𡘋音啓。《說文》:傳信也。《韻會》:形如戟,有旛,書之,吏執爲信。《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前漢・文帝紀》〔註〕:棨者,刻木爲合符也。

又,《玉篇》:兵攔也。《前漢・匈奴傳》:有衣之戟曰棨。師古曰:以赤黑繒爲之。崔豹《古今註》〔即《古今注》〕:棨,戟殳之遺象也。前驅之器,以木爲之。後世以赤油韜之,謂之油戟,亦謂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

注解

〔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棨〕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𢼄、朩

〔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是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ǐ] ⑴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⑵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

字源字形

棨(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棨(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棨(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棨(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棨(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康禮切頁碼192頁,第6字續丁孫

棨傳,信也。从木,啟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溪禰反頁碼487頁,第7行,第1字述

棨傳書也。從木,啓省聲。

臣鍇按:《宋書》王曇首曰「臣不見白虎旛銀字棨」是也,然則棨,旛也。崔豹《古今注》有「信旛以傳詔命。」一曰棨,戟衣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康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61頁,第1字許惟賢第467頁,第3

棨傳信也。

此字蒙上槧札檢檄爲次。若今之文書也。漢《孝文紀》。除關無用傳。張晏曰:傳,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也。李奇曰:傳,棨也。師古曰:古者或用棨。或用繒帛。棨者,刻木爲合符也。按用繒帛謂之繻。《終軍傳》曰:關吏予軍繻是也。用木謂之棨。此云傳信也是也。傳讀張戀反。《釋名》曰:棨,詣也。以啓語官司所至詣也。當謂此。今本譌舛不可讀。爲正之如此。

從木。啓省聲。

康禮切。十五部。今字棨釋爲兵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棨戟乃稽字之假借。

刻木為合符。棨𢧢當作稽,《國語》:「擁鐸拱稽」(棨𢧢)。稽訓同(稽古帝堯,訓同天,猶符天),可作棨(傳信)。稽考亦當作棨,考其符合與否(禹會諸侯于塗山會稽,猶黄帝之合符,舜之輯瑞,皆考合其真否,所以取信也)。

猶今契券及文憑、護照之類。棨𢧢乃稽之借。稽合、稽古乃棨之借,引申為稽察,亦為棨之引申,猶檢引申為檢察。會稽亦會棨之借,猶云黄帝合符。

傳信也。棨𢧢之棨=稽。

棨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492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79頁
4說文校箋第245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237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84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48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20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4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50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243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95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167頁【補遺】第16908頁
14通訓定聲第228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11頁【崇文】第2041頁
16說文句讀第771頁
17章授筆記第251頁,第9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5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90頁,第9字

国语辞典

1.古时一种通行的凭证,以木头刻成,形状像戟。

《说文解字•木部》:“棨,传,信也。”汉•李尤〈印铭〉:“赤绂在报,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宋书•卷一五•礼志二》:“皇太子夜开诸门,墨令,银字棨传令信。”

2.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通常以木制成,形状似戟,上有赤黑色的缯衣套住。

《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

两岸词典

1.〈书〉古时一种以木头刻成的通行凭证。

2.〈书〉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为前导的一种仪仗。以木制成,形状像戟。

翻译

tally or wooden pass pointage pour passer par un passag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