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āo、sāo),部首是糹部,总笔画是19画

〔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喿”或“糹、喿”。

〔繰〕字仓颉码是VFRRD,五笔是XKKS,四角号码是26994,郑码是ZJJF

〔繰〕字的UNICODE是U+7E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368,UTF-32:00007E70,UTF-8:E7 B9 B0。

〔繰〕字异体字是璪、繅、缲


◎有文采的丝织品。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四》:“余在扬州江鲁佩家,见桓圭,长七寸,葵首垂缲,质粹沁红,真三代物也。”


◎均见“缲”。


笔顺: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7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940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903頁,第17

《集韻》:子皓切,音早。《說文》:帛如紺色。《博雅》:繰謂之縑。

又,《集韻》:千遙切,音鍫。又,七小切,音悄 —— 義𡘋同。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玉篇》同「繅」。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縿本音衫。

注解

〔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āo、s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喿

〔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āo] ⑴ 均见“缲”。

字源字形

繰(简·楚〔战国〕·仰天湖) 楚〔战国〕 简 仰天湖

繰(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繰(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繰(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繰(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繰(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親小切頁碼435頁,第9字續丁孫

繰帛如紺色。或曰:深繒。从糸喿聲。讀若喿。

朱駿聲《通訓定聲》:「深繒,當作深紺。《廣雅・釋器》:『繰,青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親小切頁碼1032頁,第4行,第2字述

繰帛如紺色。或曰:深繒。從糸喿聲。讀若喿。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親小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603頁,第2字許惟賢第1133頁,第2

繰帛如紺色。

如紺色者,如紺而別於紺也。《廣雅》系諸靑類。葢比紺色之靑更深矣。《禮記》用爲澡治字。他書用爲繅絲字。

或曰深繒。

深繒疑有譌舛。繒不得言深也。

从糸。喿聲。讀若喿。

親小切。二部。按《廣雅》音早。《廣韵》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本訓今不用。(假繅絲字?)

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59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1103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823頁
4說文校箋第575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16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90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20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39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4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42頁,第28字
11標注說文第551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454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673頁【補遺】第17909頁
14通訓定聲第125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130頁【崇文】第4517頁
16說文句讀第1876頁
17章授筆記第544頁,第9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19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205頁,第4字

国语辞典

◎有文采的丝织品。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四》:“余在扬州江鲁佩家,见桓圭,长七寸,葵首垂缲,质粹沁红,真三代物也。”

◎煮茧抽丝。

唐•李白〈赠清漳明姪聿〉诗:“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两岸词典

◎从煮过的蚕茧中抽出蚕丝。通“繅”。

◎一种缝纫方法。缝带子或衣边时将布边向内卷起密缝,使针脚不外露。

◎〈书〉华美有纹理的丝绢。

葵首垂缲。

翻译

to reel silk from cocoon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