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ē、qiè),部首是刀部,总笔画是4画。
〔切〕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七、刀”或“土、刀”,五行属土。
〔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刀,七声。本义是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切〕字仓颉码是PSH,五笔是AVN86,AVT98,四角号码是47720,郑码是HDYD,中文电码是0434,区位码是3948。
〔切〕字的UNICODE是U+520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99,UTF-32:00005207,UTF-8:E5 88 87。
〔切〕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107,属常用字。
〔切〕字异体字是砌、切。
名词
◎通“砌”。台阶 。
steps;
切皆铜沓黄金涂。——《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
动词
1.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2.同本义 。
cut into parts; slice;
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3.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
cut;
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4.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
compare notes;
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责(互相切磋责勉);切厉(切磋砥砺)
5.直线、曲线或面等与圆、弧或球相交于一点 。
tangent;
切面;切球;切圆。
6.另见 qiè。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5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6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64頁,第4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千結切,音竊。《說文》:刌也,从刀,七聲。《廣韻》:割也、刻也。《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註】治骨器。《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
又,迫也、急也。《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
又,愨實也。《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
又,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註】師古曰:切,要也。
又,《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註】切,按也。
又,《韻會》:譏切也、剴切也。
又,《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
又,《前漢・外戚傳》:切皆銅沓,冒黃金塗。【註】師古曰:切,門限也 —— 音千結反。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七計切,音砌 —— 衆也。
又,一切,大凡也。《前漢・平帝紀》:一切滿秩如眞。【註】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
又,《韻補》:砌或作切。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李善註】古字通。
又,叶音刺,與刺通。《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
〔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ē、qi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刀,五行属土。
〔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刀,七声。本义是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ē] ⑴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㈡ [qiè] ⑴ 密合,贴近⑵ 紧急⑶ 实在⑷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四下反切千結切頁碼第135頁,第11字續丁孫
刌也。从刀七聲。
丁山《數名古誼》:「七之見于卜辭、金文者,通作十……本象當中切斷形,自借為七數專名,不得不加刀于七,以為切斷專字。」
卷别卷八反切七屑反頁碼第349頁,第3行,第3字述
刌也。從刀七聲。
卷别卷四下反切千結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714頁,第2字許惟賢第318頁,第2字
刌也。
二字雙聲同義。古文禮刌肺。今文刌爲切。引伸爲迫切。又爲一切。俗讀七計切。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
从刀。七聲。
千結切。十二部。
朱一《漢書》「一切」,暫時整齊曰「一切」,今所謂「從前之事不管,一刀斬斷」是也。今「一切」之義乃用「該括」之義,非本義矣。
朱二「一切」,一刀斬斷。今為「包括」用,誤。
錢一《漢書》一切,倉猝整齊也。猶今言「從前之事不管,一刀兩斷」之云。今以 「一切」為「都凡」之義,非古也。
切,切断。字形采用“刀”作边旁,“七”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刀、七聲。七聲,表示音讀,也兼表義。「切」本作「七」,甲骨文「七」字像把物品切斷,後加刀旁寫作切。六書屬於形聲兼會意。教育部標準楷書把左旁寫成豎挑,避免誤寫成土旁。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68頁,第1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59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7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79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68頁,第1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04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06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469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882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07頁,第2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75頁,第1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37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641頁【補遺】第1669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545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60頁【崇文】第14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530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185頁,第5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551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444頁,第3字 |
动
1.咬、咬紧。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咬牙切齿。
2.贴近。
《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
切身之痛、不切实际。
3.按脉。
《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望、闻、问、切。
形
1.密合。
《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贴切、亲切。
2.急迫、急促。
《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返乡心切、杜鹃声切。
3.所有的。参见“一切”条。
副
◎一定、千万。
《老残游记•第一回》:“诸位切不可乱动。”
切记。
名
1.要点。
《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2.古代拼音法。将两字拼读成一字的声音。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端,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韵,合读为“ㄉㄨㄢ”。参见“反切”条。
动
1.用刀把东西割断、分开成几部分。
切菜、切断、切割、切水果。
2.向批发商批购货物。
切货。
3.电讯传播中,截断目前通讯,将第三消息插入。
将镜头切进来。
4.篮球赛中闪身进攻对方篮下。
空手切入、单刀切入。
5.一种球技。利用球拍做下切动作,使之旋转。用于网球、乒乓球等。
6.几何学上指直线与弧线或两弧线相接于一点。
两圆相切。
1.咬紧并摩擦。
咬牙切齿。
2.贴近;亲近。
贴切、密切、不切实际、切身之痛。
3.急迫;殷切。
迫切、返乡心切。
4.一定;千万;务必。
切记、切勿。
5.古代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前字称反切上字,后字称反切下字。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声调。
栋,多贡切。取多的声母(ㄉ d),貢的韵母和声调(ㄨㄥˋ òng),便构成栋(ㄉㄨㄥˋ dòng)音。也作反、反切、反语、反音、切语、切音。
6.中医指按脉诊病。
切脉、望闻问切。
1.用刀等刃具割断、分开物品。
切割、切菜。
2.隔断;分开。
切除、切断。
3.篮球运动中,利用闪身攻进对方篮下禁区的球技。
切入。
4.利用球拍做下切动作,使球旋转。用于网球、乒乓球等。
切球。
5.电讯传播中,截断影像或声音的传输。
6.直线与弧线或两弧线相接于一点。
7.〈书〉古代指加工骨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礼记‧大学》)。
8.台⃝向批发商批购(货物)。
切货。
9.姓。
cut, mince, slice, carve schneiden, zerschneiden (V) couper, hacher, tangente (math.), définitivement, absolument (pas), (interjection méprisante) Ouais, c'est ça., proche de, impatient, correspondre 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