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拼音是(sān),部首是一部,总笔画是3画,是独体字。
〔三〕字是独体字,三叠字 (上下三叠字),五行属金。
〔三〕字造字法是指事。本义是数目。二加一的和。
〔三〕字仓颉码是MMM,五笔是DGGG,四角号码是10101,郑码是CD,中文电码是0005,区位码是4093。
〔三〕字的UNICODE是U+4E0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19977,UTF-32:00004E09,UTF-8:E4 B8 89。
〔三〕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022,属常用字。
〔三〕字异体字是叁、參、弎、𢦘。
数词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说文》三,数名。 —— 《广韵》二与一为三。 —— 《庄子·齐物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老子》王三赐命。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结恨三泉。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易·需》纪之以三。 —— 《国语·周语下》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 《战国策》
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3.表示多数或多次。
more than two; many; several;
鲁仲连辞让者三。 —— 《战国策》卷我屋上三重茅。 ——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4.三倍 。
three times;
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
third palace;
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指君、父、师 。
monarch; father, teacher;
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指天、地、人 。
Heaven; Earth; Human being;
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指三皇 。
Three Emperors;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指三颗星。
three stars;
三星在天。 —— 《诗·唐风·绸缪》
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6.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
amiableness;
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7.姓。
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②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一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9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76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2頁,第5字
古文: 弎
《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愼」下缺「也」字,一、二、三後有「曰」字。原文作:政不可不愼也,務三而已,一曰擇人、二曰因民、三曰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
〔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一部。
〔三〕字拼音是sān,独体字,五行属金。
〔三〕字造字法是指事。本义是数目。二加一的和。
〔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ān] ⑴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⑵ 表示多次或多数
商 甲骨文 午组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商 金文 商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中期或晚期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秦家嘴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五里牌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九店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港中大
秦 简 青川木牍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魏 石经 三体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一上反切穌甘切頁碼第5頁,第11字續丁孫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凡三之屬皆从三。
古文三从弋。
按:古文字三用三橫畫表示,是原始記數符號。
卷别卷一反切仙藍切頁碼第37頁,第1行,第1字述
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凡三之屬皆從三。
臣鍇曰:「通論僃矣。」
反切………頁碼第37頁,第2行,第1字述
古文三。
臣鍇曰:「義與弌同。」
卷别卷一上反切穌甘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34頁,第1字許惟賢第14頁,第2字
數名。天地人之道也。
陳煥曰:數者,易數也。三兼陰陽之數言。一下曰道立於一。二下曰地之數。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釋三之義。下釋三之形。故以於文二字別言之。
於文一耦二爲三。成數也。
此依《韵會》所引。《韵會》多據鍇本。今鍇本又非舊矣。耦,各本作偶。今正。二下曰从一耦一。以一儷一也。此曰一耦二爲三。以一儷二也。今又皆脫一字。三畫而三才之道在焉。故謂之成數。又字下曰:手之列多,略不過三。
凡三之屬皆从三。
穌甘切。古音在七部。
古文三。
三,代表天、地、人之道。由三画构成。所有与三相关的字,都采用“三”作边旁。“弎”,这是古文写法的“三”,采用“弋” 作边旁。
甲骨文、金文字形都由三個横畫或三個斜點會合構成。戰國文字、篆文,承自金文。隸書、楷書沿之,無所改易。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4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8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7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4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9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1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2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頁,第1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6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7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7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88頁,第6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3頁【崇文】第8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3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51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200頁,第3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30頁,第7字 |
名
1.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
二、三、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2.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形
1.第三位的。
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三名。
2.表多数或多次的。
举一反三、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副
◎屡次、再三。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
1.介于二与四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叄”,阿拉伯数字作“3”。
2.序数第三。
三月五日、三哥是一名大学生。
3.数量或次数多。
三天两头、举一反三、三月不知肉味。
4.姓。
three drei (3) (Num) trois, 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