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ǎn、chàn),部首是刂部,总笔画是10画

〔剗〕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戔、刂”。

〔剗〕字仓颉码是IILN,五笔是AAJH,四角号码是52500,郑码是HMHK

〔剗〕字的UNICODE是U+525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079,UTF-32:00005257,UTF-8:E5 89 97。

〔剗〕字异体字是刬、𠠮、𣂧


◎毁灭、削平、删除。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刬灭古文,刮语烧书。”《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猒。”

刬平、刬除。


◎均见“刬”。


笔顺:横、斜钩、撇、点、横、斜钩、撇、点、竖、竖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6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41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68頁,第33

《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楚限切;《正韻》:楚𥳑切,𡘋音鏟。《玉篇》:削也。《集韻》:平也。《戰國策》:剗而類,破吾家。《前漢・班固敘傳》:革剗五等,制立郡縣。

又,《集韻》:側展切,音展 —— 刈也。蘇軾〈牛戩畫〉詩:王師本不戰,賊壘何足剗;笑指塵壁閒,此是老牛戩。

又,《韻會》:初諫切,鏟去聲 —— 攻也、平治也。本作𠟉,今文作剗。韓愈詩:活計以鋤剗。

注解

〔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ǎn、c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戔、刂

〔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àn] ⑴ 均见“刬”。

字源字形

剗(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简 上博

剗(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简 包山

剗(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剗(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毁灭、削平、删除。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刬灭古文,刮语烧书。”《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猒。”

刬平、刬除。

◎参见“一刬”条。

两岸词典

◎“剷”的异体字。

◎参见【一刬】。

翻译

to level off; to trim; to pare down beschneiden (Pflanzen)​ (V) pell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