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字拼音是(shí),部首是魚部,总笔画是21画

〔鰣〕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時”。

〔鰣〕字仓颉码是NFAGI,五笔是QOJF,四角号码是24341,郑码是RKBD

〔鰣〕字的UNICODE是U+9C2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971,UTF-32:00009C23,UTF-8:E9 B0 A3。

〔鰣〕字异体字是鲥、𩶬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鲱形目。形扁而长,背黑腹白。肉质肥美,多细刺,腹下有棱鳞。夏初产卵于河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四•鳞部•鲥鱼》:“鲥,形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肉中多细刺如毛,其子甚细腻。”


◎〔~魚〕背黑綠色,鱗下多脂肪,是名貴的食用魚。


笔顺: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横、竖钩、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33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1475頁,第36

標點整理本: 第1473頁,第21

《廣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𡘋音時 —— 魚名,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或作𩶬。《爾雅・釋魚》:一名當魱。《韻會》:通作時。

注解

〔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鰣〕字拼音是s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時

〔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í] ⑴ 〔~魚〕背黑綠色,鱗下多脂肪,是名貴的食用魚。

字源字形

鰣(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鰣(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鲱形目。形扁而长,背黑腹白。肉质肥美,多细刺,腹下有棱鳞。夏初产卵于河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四•鳞部•鲥鱼》:“鲥,形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肉中多细刺如毛,其子甚细腻。”

两岸词典

◎鱼名。体长而侧扁,背部灰黑,腹部银白,鳞大而圆。生活在海洋,春末夏初会溯河洄游至河、湖产卵,主产于长江下游。肉味鲜美,是名贵食用鱼。

翻译

reeves' shad; hilsa herring Alse (S) alos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