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襡〕字拼音是(shǔ),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18画

〔襡〕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蜀”。

〔襡〕字仓颉码是LWLI,五笔是PULJ,四角号码是36227,郑码是WTRI

〔襡〕字的UNICODE是U+896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169,UTF-32:00008961,UTF-8:E8 A5 A1。

〔襡〕字异体字是䙱、襩、𧜭、𧟅、𧟎



①长襦,即较长的上衣。

②衣袖。


笔顺:点、横撇/横钩、竖、撇、点、竖、横折、竖、竖、横、撇、横折钩、竖、横折、横、竖、横、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95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1125頁,第38

標點整理本: 第1101頁,第35

《唐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𡘋音蜀。《博雅》:長襦也。《晉書音義》:襡,連要衣也。《夏統傳》: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

又,《集韻》:徒口切,音鋀。《說文》:短衣也。

又,竹角切,音卓 —— 義同。

又,當口切,音斗。《博雅》:袖也。

又,《廣韻》:徒谷切,音獨 —— 韜藏也。《禮・內則》:斂簟而襡之。【註】襡,韜也。

或作𧜭,《韻會》亦作襩。

注解

〔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襡〕字拼音是sh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蜀

〔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ǔ] ⑴ 长襦,即较长的上衣。⑵ 衣袖。

字源字形

襡(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简 信阳

襡(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襡(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市玉切頁碼273頁,第3字續丁孫

襡短衣也。从衣蜀聲。讀若蜀。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殊燭反頁碼700頁,第1行,第3字述

襡短衣。從衣蜀聲。讀若蜀。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市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575頁,第1字許惟賢第690頁,第3

襡短衣也。

篇,韵皆襡與襡爲二字。義別。《韵會》合而一之。非是。《晉書・夏統傳》。使妓女服袿襡。

从衣。蜀聲。讀若蜀。

市玉切。三部。

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7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687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523頁
4說文校箋第350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331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195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204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18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65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213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342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283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419頁【補遺】第17261頁
14通訓定聲第150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22頁【崇文】第2885頁
16說文句讀第1125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95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803頁,第2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short coa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