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字拼音是(sōng),部首是山部,总笔画是13画

〔嵩〕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山、高”,五行属土。

〔嵩〕字仓颉码是UYRB,五笔是MYMK,四角号码是22227,郑码是LLJL,中文电码是1529,区位码是6552

〔嵩〕字的UNICODE是U+5D6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913,UTF-32:00005D69,UTF-8:E5 B5 A9。

〔嵩〕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479

〔嵩〕字异体字是㟣、崇、崈、崧


形容词

◎山高 high; lofty 。

嵩,中岳嵩,高山也。——《说文新附》嵩,高也。——《尔雅·释诂》山大而高曰嵩。——《释名·释山》崧高维岳。——《诗·大雅·崧高》

嵩呼(祝颂皇帝,高呼万岁);嵩崇(高大);嵩峦(高峻的峰峦)

名词

◎中国山名 Song mountain。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高峰有三:东为太室山(1,440米),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

嵩岳之妃(指嵩山神的夫人灵妃)


①〔~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②高。~峦(高耸的峰峦)。~呼(亦称“山呼”)。


笔顺:竖、竖折/竖弯、竖、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54頁,第21

同文書局本: 第317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256頁,第44

古文: 崇

《玉篇》:思融切 —— 同「崧」。《說文》:中嶽嵩高山也,从山高,指事。《白虎通》:中嶽獨加高字,中央在四方之中可高,故曰嵩高。《後漢・郡國志》:穎川陽城有嵩高山。【註】禹貢有外方山,卽嵩也。《前漢・武帝紀》: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

又,姓。

《正譌》:嵩,古作崇。韋昭《國語註》〔即《國語注》〕:通用崈。《正字通》:按,崇、崈音義同,不當合崇、嵩爲一。互見前崧字註。

注解

〔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嵩〕字拼音是sō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山、高

〔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ōng] ⑴ 〔~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⑵ 高

字源字形

嵩(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嵩(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嵩(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嵩(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息弓切頁碼307頁,第17字續丁孫

嵩中岳,嵩高山也。从山从高,亦从松。

韋昭《國語》注云:「古通用崇字。」

白话解释

嵩,中岳,嵩是高山。字形采用“山、高”会义,字形也采用“松”作边旁。韦昭在《国语》中注释说:“嵩,古代通用‘崇’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從山、從高,用來表示山的高大。篆文、隸書、楷書結構不變。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06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765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585頁
4說文校箋第392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368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324頁,第2字
7說文探原第4561頁,第2字
8說文集注第1954頁,第1字
9說文標整第239頁,第21字
10標注說文第380頁,第14字
11說文注箋第3149頁,第1字
12說文詁林第9203頁【補編】第14912頁
13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37頁,第2字
14古字釋要第880頁,第13字
15新附通誼第42頁,第1字

国语辞典

◎高耸的。

《文选•陆机•赴洛道中作诗》:“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嵩高。

1.参见“嵩山”条。

2.姓。如汉代有嵩真。

两岸词典

1.〈书〉山高大;高耸的。

嵩峦、嵩丘、嵩高。

2.用于地名。嵩山,山名,在河南,为五岳中的中岳。

3.姓。

翻译

high, lofty; one of the 5 peaks, situated in Hunan Mont Song (Henan)​, élev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