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踼〕字拼音是(táng),部首是足部,总笔画是16画

〔踼〕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昜”。

〔踼〕字仓颉码是RMAMH,五笔是KHJR,四角号码是66127,郑码是JIRO

〔踼〕字的UNICODE是U+8E3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412,UTF-32:00008E3C,UTF-8:E8 B8 BC。

〔踼〕字异体字是蹚、𨃠、𨄆、𨆉



◎跌,跌倒。跌~。~仆。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竖、提、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40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229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1209頁,第1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郎切,音唐。《說文》:跌,踼也,一曰搶也。《廣韻》:頓伏貌。左思〈吳都賦〉:魂褫氣懾而自踼䟮者。【註】踼,跌也。

又,《廣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𡘋音宕 —— 義同。

又,《廣韻》:吐郎切;《集韻》:他郎切,𡘋音湯 —— 趹踼,行不正。

又,《集韻》:坦朗切,音儻 —— 申足伏臥。〇【按】《集韻》又音尸羊切 —— 矍踼,驚動貌,卽《漢書・揚雄傳》河靈矍踼也,已於踢字註引之,又誤以踢爲踼,引入踼字註,非。

注解

〔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踼〕字拼音是t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昜

〔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áng] ⑴ 跌,跌倒

字源字形

踼(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踼(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踼(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踼(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踼(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踼(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徒郞切頁碼61頁,第38字續丁孫

踼跌踼也。从足昜聲。一曰槍也。

按:「搶」,段注本作「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特郎反頁碼177頁,第4行,第1字述

踼跌踼也。從足昜聲。一曰搶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徒郞切古音第十部頁碼331頁,第4字許惟賢第149頁,第2

踼跌也。

今本作跌踼也。恐是誤倒。《吳都賦》。䰟褫氣懾而自踼䟮者。劉曰:踼䟮,頓伏也。李引《聲類》。踼,跌也。《漢書・音義》。䟮,崩也。

从足。昜聲。

徒郞切。十部。

一曰槍也。

別一義。《木部》曰槍,歫也。《止部》曰:歫,槍也。按踼與𣥺音義同。𣥺,歫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漢書》有逿字,即此,即今灙倒字。

《漢書》有逿字,即踼字,即今灙(䠀?)倒之正字。

即《漢書》之逿字,今灙倒字。

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21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179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45頁
4說文校箋第85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80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27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480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1172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42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50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86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64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756頁【補遺】第16398頁
14通訓定聲第351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78頁【崇文】第709頁
16說文句讀第244頁
17章授筆記第96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600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228頁,第7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to fall flat; to fall on the fac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