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鼗〕字拼音是(táo),部首是鼓部,总笔画是19画

〔鼗〕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兆、鼓”,五行属火。

〔鼗〕字仓颉码是LOGTE,五笔是IQFC86,QIFC98,四角号码是32147,郑码是VREX,中文电码是7851,区位码是5627

〔鼗〕字的UNICODE是U+9F1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727,UTF-32:00009F17,UTF-8:E9 BC 97。

〔鼗〕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8041

〔鼗〕字异体字是㲈、鞀、鞉、𡣐、𩊲、𩌿、𩎣、𪔛


名词

◎鼗鼓,长柄的摇鼓,俗称“拨浪鼓” 。

drum-shaped rattle;

鼗鼙(鼗鼓和鼙鼓,都是小鼓)


◎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提、横、竖、横撇/横钩、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鼓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57頁,第18

同文書局本: 第1526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1528頁,第27

《廣韻》、《集韻》𡘋徒刀切,音陶 —— 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兩耳還自擊。《廣韻》:鼗大者謂之麻,小者謂之料。又,小鼓著柄者。《書・益稷》:下管鼗鼓。《周禮・春官・大司樂》:靁鼓,靁鼗,地上之圜丘奏之;靈鼓,靈鼗,澤中之方丘奏之;路鼓,路鼗,宗廟之中奏之。又,《禮・王制》:天子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將之。

又,一作鞀。《釋名》:鞀,導也。

亦作鞉。

注解

〔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鼓部

〔鼗〕字拼音是t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兆、鼓,五行属

〔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áo] ⑴ 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字源字形

鼗(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鼗(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鼗(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徒刀切頁碼84頁,第10字續丁孫

鞀鞀遼也。从革召聲。

𩊲

鞉鞀或从兆。

𪔛

𪔛鞀或从鼓从兆。

㲈籒文鞀从殸、召。

段玉裁注:「鞀(遼也),此複字刪之未盡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特豪反頁碼232頁,第1行,第2字述

㲈鞀遼也。從革召聲。

臣鍇按:《淮南子》曰:「武王有戒愼之鞀。」高誘注曰:「欲戒君令愼,疑者搖鞀鼓。」臣以爲鼓有柄也。

反切………頁碼232頁,第2行,第1字述

鞀從兆聲。

臣鍇按:《論語》曰:「播𪔛武。」

反切………頁碼232頁,第3行,第1字述

鞀或從鼓、兆。

反切………頁碼232頁,第3行,第2字述

籒文鞀從殸、召。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徒刀切古音第二部頁碼431頁,第2字許惟賢第194頁,第8

㲈鞀,

此複字刪之未盡者。

遼也。

此門聞也,戸護也,𡔷郭也,琴禁也之例。以曡韵說其義也。遼者,謂遼遠必聞其音也。《周禮》注曰:鼗如𡔷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从革。召聲。

徒刀切。二部。

鞀或从兆聲。

鞀或从𡔷兆。

籒文鞀。从殸召。

《周禮》以爲韶字。

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35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187頁
4說文校箋第114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108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38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5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52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6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68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114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84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313頁【補遺】第16490頁【補編】第14881頁
14通訓定聲第128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34頁【崇文】第933頁
16說文句讀第327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6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92頁,第7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small revolving drum with knob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