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嗁〕字拼音是(tí),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13画

〔嗁〕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虒”。

〔嗁〕字仓颉码是RHYU RHYN,五笔是KRHM86,KRHW98,四角号码是62017,郑码是JPIH

〔嗁〕字的UNICODE是U+55C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953,UTF-32:000055C1,UTF-8:E5 97 81。

〔嗁〕字异体字是



◎同“啼”。


笔顺:竖、横折、横、撇、撇、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6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201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129頁,第22

《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𡘋音題。《說文》:號也。《前漢・五行志》:豕人立而嗁。《後漢・梁冀傳》作愁眉嗁妝。

《廣韻》同啼、㖒,《集韻》或作㖷、渧、諦。

又,通作謕。《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

又,叶田離切。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索,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嗁。

《集韻》:通作啼。

注解

〔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嗁〕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虒

〔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í] ⑴ 同“啼”。

字源字形

嗁(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嗁(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嗁(传抄·宋·汗简) 宋 传抄 汗简

嗁(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杜兮切頁碼44頁,第26字續丁孫

嗁號也。从口虒聲。

段玉裁注:「嗁,俗作啼。」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敵圭反頁碼134頁,第4行,第2字述

嗁號也。從口虒聲。

臣鍇曰:「今俗人作啼。」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杜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42頁,第1字許惟賢第107頁,第10

嗁号也。

号各本作號。今正。号下曰:痛聲也。此可證嗁号與嘑號不同字也。号,痛聲。哭,哀聲。痛在內。哀形於外。此嗁與哭之別也。《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踊。注。悲哀有㴱淺也。若嬰兒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鄭用《襍記》語也。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嗁。

从口。虒聲。

杜兮切。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啼,俗字。

嗁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3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12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09頁
4說文校箋第59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52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8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4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84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4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59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46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252頁【補遺】第16320頁
14通訓定聲第207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33頁【崇文】第529頁
16說文句讀第173頁
17章授筆記第69頁,第9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3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45頁,第1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give forth sound, make noise pleurer, crier, chanter (oiseau)​, hurl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