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䣄〕字拼音是(tú),部首是阝部,总笔画是10画

〔䣄〕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余、阝”或“余、⻏”。

〔䣄〕字仓颉码是ODNL,五笔是WTBH86,WGSB98,四角号码是87927,郑码是ODMY

〔䣄〕字的UNICODE是U+48C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8628,UTF-32:000048C4,UTF-8:E4 A3 84。

〔䣄〕字异体字是𨝛



◎古地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西南。《説文•邑部》:“䣄,魯東有䣄城。”


笔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3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271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257頁,第24

《唐韻》、《集韻》、《韻會》𡘋同都切,音徒。《說文》:邾下邑,魯東有䣄城。

又,《廣韻》:似魚切;《集韻》:詳余切,𡘋音徐。又,《集韻》:通都切,音稌 —— 義𡘋同。

注解

〔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䣄〕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余、⻏

〔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ú] ⑴ 古地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西南。《説文•邑部》:“䣄,魯東有䣄城。”

字源字形

䣄(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䣄(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䣄(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䣄(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䣄(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䣄(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简 包山

䣄(传抄·魏·春秋僖公石经) 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䣄(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䣄(传抄·宋·汗简) 宋 传抄 汗简

䣄(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䣄(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同都切頁碼211頁,第2字續丁孫

䣄邾下邑地。从邑余聲。魯東有䣄城。讀若塗。

段玉裁注:「『邾』當作『鄒』,『地』當作『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大都反頁碼542頁,第1行,第1字述

䣄邾下邑地。從邑余聲。魯東有䣄城。讀若塗。

臣鍇曰:「古音涂,今音徐。」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同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182頁,第1字許惟賢第520頁,第1

䣄邾下邑地。

邾當作鄒。如鄾篆與鄧篆相聮之例。地當作也。《周禮》雍氏注。伯禽以王師征徐戎。劉本徐作䣄,音徐。按《魯世家》。頃公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徐廣曰:徐州在魯東。今薛縣。引《後志》曰:魯國薛縣。本國。六國時曰徐州。玉裁謂。楚所取之徐州卽䣄地。疑非薛。齊涽王三年巳封田嬰於薛。不能至魯頃公十九年魯尚有薛也。《齊世家》。田常執𥳑公於俆州。亦非此徐州。

从邑。余聲。魯東有䣄城。

城當作戎。許書之例未有言城者。䣄戎,卽《周禮》注所云伯禽以王師征䣄戎。今尚書作徐夷徐戎。許鄭所據作䣄。鄒在魯東則䣄在魯東可知矣。《書・序》曰:徐夷竝興。東郊不𨴔。昭元年傳周有徐奄。徐葢䣄戎也。鄒習於夷。故《左傳》曰邾又夷也。

讀若塗。

塗當作涂。同都切。五部。

䣄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6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536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413頁
4說文校箋第268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258頁,第24字
6說文今釋第92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60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46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7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64頁,第25字
11標注說文第266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214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689頁【補遺】第16996頁
14通訓定聲第176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65頁【崇文】第2257頁
16說文句讀第859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3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43頁,第6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name of a place in today's Shandong Provinc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