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𩃰〕字拼音是(tuó),部首是雨部,总笔画是16画。
〔𩃰〕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雨、沲”或“⻗、沲”。
〔𩃰〕字仓颉码是MBEOD,五笔是FITB,郑码是FVMY。
〔𩃰〕字的UNICODE是U+290F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8176,UTF-32:000290F0,UTF-8:F0 A9 83 B0。
〔𩃰〕字异体字是沱。
◎同“𩃱”。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6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613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560頁,第17字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唐何切;《正韻》:湯何切,𡘋音駝。《說文》:水別流也,出㟭山㊟〔「水」字應為「江」字。《說文》沱:江別流也,出㟭山東,別爲沱〕。《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爲沱。《註》引《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詩地理攷》:蔡氏曰:南郡枝江縣有沱水,其流入江,而非出於江也。華容縣有夏水,首出於江,尾入於沔,亦謂之沱 —— 此荆州之沱。蜀郡郫縣江沱在東,西入大江;汶江縣江沱在西南,東入江 —— 此梁州之沱。戴侗曰:沱名不一,梁州之沱,特其大者耳。
又,滹沱,河名,在定州。
又,涕垂貌。《易・離卦》:出涕沱若。
又,大雨貌。《詩・小雅》:俾滂沱矣。
又,《廣韻》:徒可切;《集韻》、《韻會》、《正韻》:待可切,𡘋音柁 —— 與𣵺同。瀢𣵺,沙土往來貌。郭璞〈江賦〉:碧沙瀢𣵺而往來。
又,與沲同。潭沲,隨波貌。郭璞〈江賦〉「隨風猗萎,與波潭沲」,杜甫詩「春光潭沲秦東亭」,今作淡沱。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 —— 與池同。
卷目:考證・巳集上 部首:水部
愛日堂藏本: 第357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4頁,第24字
《說文》水別流也。
謹照原文水改江。
〔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沱〕字拼音是t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它,五行属水。
〔沱〕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它声。本义是江水支流的通名。
〔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uó] ⑴ 可以停船的水湾(多用于地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