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ú、wū),部首是方部,总笔画是8画。
〔於〕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方、仒”或“㫃、⺀”,五行属土。
〔於〕字仓颉码是YSOY,五笔是YWUY,四角号码是08233,郑码是SYOT,中文电码是2456,区位码是7622。
〔於〕字的UNICODE是U+65B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044,UTF-32:000065BC,UTF-8:E6 96 BC。
〔於〕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6716。
〔於〕字异体字是于、扵、烏、𣱏、𤋬、𤕘。
叹词
◎表示感叹 wo 佥曰:“於! 鲧哉!”——《书·尧典》
名词
1.“乌”的古字。乌鸦。
crow;
虎豹为群,於鹊与处。 —— 《穆天子传》
2.另见 yú。
①〈介〉在。生~憂患。
②對;對於。敏~事而慎~言。
③到,至;至。出於幽谷,遷于喬木。
④自;從。將拯~水火之中。
⑤比。表示比較。苛政猛~虎。
⑥被:表示被動:勞力者治~人。
⑦給。己所不欲,勿施~人。
⑧〈助〉表示語氣,無實義。~,語辭也。
⑨〈連〉表示並列。今趙之與秦也,猶齊之~魯也。
⑩姓。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方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50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481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430頁,第7字
古文: 𣱏 、 𤕘
《唐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𡘋同「烏」。《韻會》:隷變作於。古文本象烏形,今但以爲歎辭及語辭字,遂無以爲鴉烏字者矣。
又,《爾雅・釋詁》〔註〕:於乎皆語之韻絕。【疏】歎辭也。《書・堯典》:僉曰:於,鯀哉。《詩・周頌》:於穆淸廟。又,〈周頌〉:於乎不顯。〇【按】或作嗚、烏,音義皆同。
又,《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𡘋音淤 —— 語辭也。《博雅》:於,于也。〇【按】《說文》于訓於也,蓋于、於古通用,凡經典語辭皆作于。
又,《廣韻》:居也。韓愈〈示兒〉詩:前榮饌賓親,冠昏之所於。朱子《考異》:所,或作依。〇【按】所於作依於,則是依之以居也。孔融書「舉杯相於」,曹植樂府「心相於」,杜甫詩「良友幸相於」,卽相依以居之意。
又,揚子《太𤣥經》:白舌於於。【註】多難貌。
又,《廣韻》:代也。《集韻》:往也。
又,地名。《戰國策》:商於之地六百里。
又,姓。《姓氏急就篇》:黃帝臣於則造履。《前漢・功臣表》:涉安侯於單。
〔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方部。
〔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ú、w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㫃、⺀、;、方、仒,五行属土。
〔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ú] ⑴ 〈介〉在⑵ 對;對於⑶ 到,至;至⑷ 自;從⑸ 比。表示比較⑹ 被:表示被動:勞力者治~人。⑺ 給⑻ 〈助〉表示語氣,無實義⑼ 〈連〉表示並列。今趙之與秦也,猶齊之~魯也。⑽ 姓。㈡ [wū] ⑴ 同“烏”。鳥名⑵ 嘆詞。表示讚美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港中大
楚〔战国〕 简 九店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仰天湖
楚〔战国〕 简 夕阳坡
楚〔战国〕 简 秦家嘴
楚〔战国〕 简 砖瓦厂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三体阴符经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四上反切哀都切頁碼第121頁,第5字續丁孫
孝鳥也。象形。孔子曰:「烏,吁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凡烏之屬皆从烏。
臣鉉等曰:今俗作嗚,非是。
𤚶
古文烏,象形。
𥾪、於
象古文烏省。
段玉裁注:「『鳥』字點睛,『烏』則不,以純黑故不見其睛也。」
《說文新證》:「孫詒讓《名原》以為『上為開口盱呼形』,可從。烏鴉的特徵是仰天張口呼鴉鴉,因此古人以此為象。『於』是由『烏』分化出來的字,先秦二字無別。」
卷别卷七反切宛都反頁碼第316頁,第3行,第1字述
孝鳥也。象形。孔子曰:「烏,𥃳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凡烏之屬,皆從烏。
臣鍇曰:「烏,反哺也。曽參有孝德,三足烏巢其冠。言此字本象烏形,假借以爲烏呼也。」
反切………頁碼第316頁,第5行,第1字述
古文烏象形。
反切………頁碼第316頁,第5行,第2字述
象古文烏省。
卷别卷四上反切哀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26頁,第1字許惟賢第278頁,第7字
孝鳥也。
謂其反哺也。《小爾雅》曰: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象形。
鳥字點睛。烏則不。以純黑故不見其睛也。哀都切。五部。
孔子曰:烏,亏呼也。
亏各本作盱。今正。亏,於也。象气之舒。亏呼者,謂此鳥善舒气自叫。故謂之烏。
取其助气。故㠯爲烏呼。
此許語也。取其字之聲可以助气。故以爲烏呼字。此發明假借之法。與朋爲朋黨。韋爲皮韋,來爲行來,西爲東西,止爲足,子爲人偁一例。古者短言於。長言烏呼。於烏一字也。《匡繆正俗》曰:今文尚書悉爲於戲字。古文尚書悉爲烏呼字。而詩皆云於乎。中古以來文籍皆爲烏呼字。按經,傳,《漢書》烏呼無有作嗚呼者。唐石經誤爲嗚者十之一耳。近今學者無不加口作嗚。殊乖《大雅》。又小顏云:古文《尙書》作烏呼。謂枚頤本也。今文《尙書》作於戲。謂漢石經也。洪适載石經《尙書》殘碑於戲字尙四見。可證也。今《匡繆正俗》古今字互譌。
凡烏之屬皆从烏。
古文烏。象形。
象古文烏省。
此卽今之於字也。象古文烏而省之。亦𠦶省爲革之類。此字葢古文之後出者。此字旣出。則又于於爲古今字。《釋詁》、《毛傳》,鄭注經皆云:亏,於也。凡經多用于。凡傳多用於。而烏鳥不用此字。
乌,孝乌。象形。孔子说:“乌,闭目哀叫。”因乌这种孝鸟常在病患的弥留之际哀叫助气,所以人们称丧命为“乌呼”。所有与乌相关的字,都采用“乌”作边旁。
此字金文像鳥抬起頭叫的樣子,表示烏鴉喜歡啼叫的特徵;另有一個形體沒有畫出眼睛。篆文像沒有畫出眼睛的烏鴉,因為烏鴉全身黑色的羽毛,所以看不出眼睛的位置。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將烏鴉的足及尾變成四點。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40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24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5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60頁,第1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53頁,第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544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942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21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790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96頁,第2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58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216頁,第4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279頁【補遺】第16635頁【補編】第1489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555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24頁【崇文】第129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69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309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255頁,第3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402頁,第11字 |
介
1.在。
生于某年、舟行于海、生于斯,长于斯。
2.给。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向。
《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丙子,颁即位诏于天下。”
4.对。
《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心不忍、于事无补。
5.到、至。
《史记•卷二九•河渠书》:“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闲。”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6.从、由。
《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7.被,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被动。
《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
8.为、为了。
《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齐使管仲平戎于周。”
9.比,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唐•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0.和、与、跟。
《论语•子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宋•苏轼〈日喻〉:“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连
◎与、和,表示并列。
《战国策•齐策一》:“今赵之与秦,犹齐之于鲁也。”《汉书•卷六○•杜周传》:“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动
◎依靠。
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于。”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二首之一:“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助
◎位于句首的语气词,无义。
《易经•系辞下》:“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唐•卢肇〈汉堤〉诗:“于惟余甿,饥伤喘呼。”
名
◎姓。如宋代有於清言。
名
◎“烏”的本字。
《穆天子传•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晋•郭璞•注:“于,读曰乌。”
叹
◎表示感叹、赞美的语气。
《诗经•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史记•卷二•夏本纪》:“皋陶曰:『于!慎其身修。』”
1.用于地名:
2.于陵,古地名,在今山东邹平东南。
3.於潜,旧县名,在浙江。
◎姓。
◎〈书〉叹词。表示感慨或赞美。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诗经‧周颂‧维天之命》)。
1.引进地点、范围、时间等,相当于“在”。
饭店位于机场对面、于无意中发现这个秘密、生于70年代。
2.引进对象,相当于“向”、“給”、“對”。
问道于盲、于事无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引进来源、起点,相当于“從”、“自”。
青出于蓝、佛教发源于印度。
4.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地主队败于客队、见笑于大方之家、限于篇幅,忍痛割爱。
5.引进方向、目标。
天气逐渐趋于稳定、致力于学术研究。
6.引进方面、原因、目的。
勇于负责、苦于没有机会、执著于实现理想。
7.引进比较的对象。∥也作“于”。
重于泰山、苛政猛于虎、成长率高于预期。
in, at, on; interjection alas! an, als, aus, bei, in, von, zu dans, à, de, par, que, (nom de famille Yu), en, dans, pour, pa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