𡵉


〔𡵉〕字拼音是(wù),部首是山部,总笔画是6画

〔𡵉〕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山、兀”。

〔𡵉〕字仓颉码是UMU,五笔是MGQB,郑码是LLGR

〔𡵉〕字的UNICODE是U+21D4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8569,UTF-32:00021D49,UTF-8:F0 A1 B5 89。

〔𡵉〕字异体字是


◎同“屼”。“微” 的二简字。



笔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33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307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246頁,第2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五忽切,音兀 —— 𡼿屼,山貌也,一曰禿山貌。唐元結〈系樂府〉:山屹屼兮水淪漣。

又,五屼,山名,在犍爲郡,一山有五重,故名。左思〈蜀都賦〉:躡五屼之𡾰嵼。

注解

〔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屼〕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兀

〔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ù] ⑴ 山光秃:“(山)嵬嶷嶢~。”⑵ 高耸:“有石峰~立。”

字源字形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