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餼〕字拼音是(xì),部首是飠部,总笔画是18画

〔餼〕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氣”。

〔餼〕字造字法是形聲。從食,氣聲。字本作「氣」。本义是贈送人的穀物。

〔餼〕字仓颉码是OIOND,五笔是WYVO86,WVRO98,四角号码是88717,郑码是OXMY

〔餼〕字的UNICODE是U+993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228,UTF-32:0000993C,UTF-8:E9 A4 BC。

〔餼〕字异体字是䊠、䬣、氣、饩、𦞝、𩚤、𩛹


名词

1.形聲。從食,氣聲。字本作「氣」。本義:贈送人的穀物。

2.同本義。

donative grains;

常從容上席,資餼甚厚。 —— 《北史》

餼食(米糧等食物)

3.活的牲口。

live sacrifice stock;

脯資餼牽。 ——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餼羊(用爲祭品的羊);餼牽(活牲口)

4.生肉。

red meat;

出牲餼以勞師。 —— 《舊五代史》

餼牢(屠宰過的牲口);餼饋(生肉與糧食)

5.給養;俸祿。

grain for rations;

生二人,公與之餼。 —— 《國語》

餼廩(糧食之類的生活物資);餼稍(每月領的俸糧)


①赠送人的粮食。

②赠送。

③活的牲口。亦指生肉。

④廪给;俸禄。

⑤饲料。

⑥饱。


笔顺: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撇、横、横、横折弯钩/横斜钩、点、撇、横、竖、撇、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0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423頁,第41

標點整理本: 第1419頁,第16

《廣韻》、《集韻》:許既切;《韻會》:於既切,𡘋音欷。《玉篇》:饋餉也。《周禮・秋官・司儀》:致饔餼。【註】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又,〈地官・司徒〉:廩人獻餼。【註】禾米也。

又,牲生也。《儀禮・聘禮》:餼之以其禮,上賔大牢,積惟芻禾,介皆有餼。【註】凡賜人以牲生曰餼。餼,猶稟也、結也。【疏】按,經云主國使卿歸饔餼五牢,云飪一牢、腥二牢、餼二牢,陳于門西。鄭註云餼,生也。牛羊右手牽之,豕東之,是牲生曰餼。《論語》吿朔之餼羊,鄭註亦云牲生曰餼。《春秋傳》餼藏石牛,服氏亦云牲生。是凡牲生曰餼。《春秋・僖三十三年》鄭皇武子云餼牽竭矣,服氏以爲腥曰餼,以其對牽,故以餼爲腥。〈詩序〉云雖有牲牢饔餼,鄭云腥曰餼,以其對生是活,故以餼爲腥。

又,〈魯語〉:馬餼不過稂莠。【註】秣也。〇【按】《說文》本作氣。餼,饋客芻米也。齊人來氣諸侯。見《春秋・桓十年》。或从食作餼,或从既作䊠,亦借既,義𡘋同 —— 今通作餼。

卷目:考證・戌集下 部首:食部

愛日堂藏本: 第846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79頁,第31

又《地官・司徒》廩人獻餼。〔註〕禾米也。

謹按此出國語之周語篇不出周禮地官司徒。今將地官司徒字改爲周語。

《儀禮》《疏》引春秋傳,餼藏石牛

謹照原文藏改臧。

注解

〔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餼〕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氣

〔餼〕字造字法是形聲。從食,氣聲。字本作「氣」。本义是贈送人的穀物。

〔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ì] ⑴ 赠送人的粮食。⑵ 赠送。⑶ 活的牲口。亦指生肉。⑷ 廪给;俸禄。⑸ 饲料。⑹ 饱。

字源字形

餼(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餼(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餼(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餼(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許旣切頁碼233頁,第28字續丁孫

氣饋客芻米也。从米气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矦。」

䊠

䊠氣或从旣。

餼氣或从𠊊。

王鳴盛《蛾術編》:「案:『气』字隸變,以『氣』代『气』……『气』廢而不用,而『氣』字之本義則專用重文『餼』以當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許意反頁碼598頁,第6行,第3字述

餼饋客之芻米。從米气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

臣鍇曰:「古云气字直气而巳。」

反切………頁碼598頁,第7行,第1字述

氣或從旣。

反切………頁碼598頁,第7行,第2字述

氣或從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許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330頁,第4字許惟賢第581頁,第7

餼饋客之芻米也。

《聘禮》殺曰饔。生曰餼。餼有牛羊豕黍粱稻稷禾薪芻等。不言牛羊豕者,以其字从米也。言芻米不言禾者,舉芻米可以該禾也。《經典》謂生物曰餼。《論語》。告朔之餼羊。

从米。气聲。

許旣切。十五部。今字叚氣爲雲氣字。而饔餼乃無作氣者。

《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

事見《左傳・桓六年》,十年。十年傳曰:齊人餼諸侯。許所據作氣。左丘明述《春秋傳》以古文。於此可見。

氣或从旣。

旣聲也。聘《禮記》曰:日如其饔旣之數。注云:古文旣爲餼。《中庸》篇曰:旣稟稱事。注云:旣讀爲餼。大戴朝事篇。私覿致饔旣。戴先生曰:旣卽餼字。按三旣皆䊠之省。

氣或从食。

按从食而氣爲聲。葢晚出俗字。在假氣爲气之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气,雲气;氣,饋食、乞食也。《論語》:「不使勝食氣」(既,吃也)。食氣,氣食,即吃食也。

今雲气字借作氣,饋食、求食之氣借為气,互相誤用。

乞丐之乞=氣丐。與人食曰氣,乞食於人亦曰氣,气,雲气也,引申為凡气之稱。吃飯字=既。既,小食也。《論語》「不使勝食氣」(氣與既通),食氣即氣食,即吃食也。

氣【细】。氣,雲气也,引申為凡气之稱。饋食曰氣(由名詞轉為動詞),引申乞食亦當作氣,今作乞,誤。吃飯字由既變,既,小食也。《論語》「不使勝食氣」(氣與既通),食氣即氣食,即吃食也。

字形解说

「氣」與「气」本為二字,因假借與字形簡化關係而誤合為一字。气字甲骨文字形作,像雲氣層疊流動之形。金文以「气」字容易與上下文誤合為一字,而且三橫畫的構形也容易與數目之三相混,因而上橫畫曲筆向上作「」。因表義的區別功能不佳,所以下橫畫也曲筆向下作「」。其後「气」字假借為「乞求」之意,才假借「氣」字為雲气之用。氣字從米、气聲,本義是餽贈給客人的米糧,假借為雲氣之用,另轉注為從食、氣聲的「餼」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氣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59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587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451頁
4說文校箋第295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283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02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74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68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0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81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291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239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309頁【補遺】第17093頁
14通訓定聲第2274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621頁【崇文】第2481頁
16說文句讀第954頁
17章授筆記第303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9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96頁,第5字

国语辞典

◎送人的米粮、谷粮。

《国语•周语中》:“廪人献饩,司马陈刍。”

◎餽赠。

《左传•僖公十五年》:“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南史•卷三三•何承天传》:“及闻逊卒,命迎其柩而殡藏焉,并饩其妻子。”

◎活的,供宰杀祭祀用的。

饩羊。

两岸词典

1.〈书〉作为赠物的粮食;泛指粮食或饲料。

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国语‧周语中》)。

2.〈书〉赠送(粮食、饲料)。

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左传‧僖公十五年》)。

3.〈书〉活的牲畜。

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左传‧桓公六年》)。

翻译

sacrificial victim; gift; grain don de vivre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