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𠄢〕字拼音是(xuān),部首是一部,总笔画是6画。
〔𠄢〕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一、回、一”或“二、囘”或“一、囘、一”。
〔𠄢〕字仓颉码是MBRM,五笔是GMNG,郑码是BDLD。
〔𠄢〕字的UNICODE是U+2012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1362,UTF-32:00020122,UTF-8:F0 A0 84 A2。
〔𠄢〕字异体字是亘。
◎同“亘”。《正字通•二部》:“亘,篆作𠄢。”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二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5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87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頁,第8字
《說文》亘本字,从二、从囘;囘,古文回,象𠄢回形,上下所求物也。徐鍇曰:回風回轉,所以宣隂陽也。
〔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二部。
〔𠄢〕字拼音是xuān,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二、囘、!、一、囘、一。
〔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uān] ⑴ 同“亘”。《正字通•二部》:“亘,篆作𠄢。”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須緣切頁碼第452頁,第5字續丁孫
𠄢、𠀥、亘
求𠄢也。从二从囘。囘,古文回,象𠄢回形。上下,所求物也。
徐鍇曰:「回,風回轉,所以宣陰陽也。」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亘者,㳬之初文也。《水部》云:『㳬,囘泉也。从水,旋省聲。』今字皆作漩。亘从囘,為古文囘,字象囘水,是形義與㳬為囘泉者合也。二字之音皆在寒部心母,又相近也。其从二,許君說為所求物者,余謂猶𣶒之左右象岸者也。特彼位於左右,此位於上下不同耳。𣶒訓囘水,亘為囘泉,𣶒以兩岸夾水,亘以兩岸夾囘水,二字不惟義近,其形亦相似也。」
《說文新證》:「《甲骨文字詁林》按語:『亘回實本一字,後始分化。』其說可從。《說文》回字古文與甲骨文(甲903)幾乎相同。甲骨文其後方塊化,上再加短橫飾筆,而為『亘』形所承。戰國以後寫成內外兩重形,而為『回』形所承。」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詢全反頁碼第1062頁,第3行,第1字述
求𠄢也。從二,從囘,古文回。象𠄢囘形,上下所求物也。
臣鍇曰:「宣字從回,風回轉所以宣陰陽也。」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須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722頁,第3字許惟賢第1184頁,第3字
求回也。
回各本作𠄢。今正。以回釋𠄢。以雙聲爲訓也。回者,轉也。𠄢字《經典》不見。《易・屯》卦磐桓。磐亦作盤。亦作槃。義當作般。桓義當作𠄢。般者,辟也。𠄢者,回也。《馬融》云:槃桓,旋也。是二字皆叚借也。凡舟之旋曰般。旌旗之指𪎮曰旋。車之運曰轉。𤬌柄曰斡。皆其意也。
从二。从囘。
會意。須緣切。按古音讀如桓。十四部。
囘,古文回。
見《囗部》。
象𠄢回之形。
囘回雙聲。猶回轉也。
上下所求物也。
上下謂𠄠。所求在上,則轉而上。所求在下,則轉而下。此說从囘,从二之意。
朱二古宣訓曲,宣从𠄢聲,即係亘之借。
錢一盤桓=盤亘。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95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51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5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00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36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86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27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66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50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57頁,第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76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74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143頁【補遺】第1797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840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88頁【崇文】第47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62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904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562頁,第6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168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243頁,第1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