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澩〕字拼音是(xué),部首是水部,总笔画是17画

〔澩〕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𦥯、水”。

〔澩〕字仓颉码是HBE,五笔是WFQI86,ERRI98,四角号码是77902,郑码是NBOK

〔澩〕字的UNICODE是U+6FA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585,UTF-32:00006FA9,UTF-8:E6 BE A9。

〔澩〕字异体字是㶅、泶


1.夏季有水,冬季没水的溪、泽。

《说文解字•水部》:“泶,夏有水冬无水曰泶。”

2.干枯的泉水。

《广韵•入声•觉韵》:“泶,涸泉。”

3.河川名。渭水的支流。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九下•释水》:“水自渭出为泶。”


◎见“泶”。


笔顺:撇、竖、横、横、撇、点、撇、点、横折、横、横、点、横撇/横钩、竖钩、横撇/横钩、撇、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55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653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601頁,第15

《唐韻》:胡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𡘋音學 —— 涸泉也。《爾雅・釋山》:夏有水、冬無水曰澩。

又,《博雅》:水自渭出爲澩。

又,《集韻》或作㶅。詳㶅字註。

又,《廣韻》、《集韻》𡘋仕角切,音浞。又,《集韻》:呼酷切,音熇 —— 義𡘋同。

又,《廣韻》、《集韻》𡘋下巧切,音攪 —— 水聲。郭璞〈江賦〉:漰湱澩灂。

注解

〔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澩〕字拼音是xué,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𦥯、水

〔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ué] ⑴ 见“泶”。

字源字形

澩(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澩(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澩(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澩(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澩(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胡角切頁碼370頁,第9字續丁孫

澩夏有水,冬無水,曰澩。从水,學省聲。讀若學。

㶅澩或不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士角反頁碼906頁,第6行,第1字述

㶅夏有水、冬無水曰澩。從水,學省聲。讀若學。

反切………頁碼906頁,第7行,第1字述

澩或不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胡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217頁,第1字許惟賢第964頁,第8

㶅夏有水,冬無水曰澩。

《釋山》曰:山上有水埒。夏有水,冬無水澩。謂山上夏有停憭,冬則乾也。

从水。學省聲。讀若學。

胡角切。三部。

澩或不省。

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32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934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705頁
4說文校箋第482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441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161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73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47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36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91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466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390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996頁
14通訓定聲第1166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969頁【崇文】第3873頁
16說文句讀第1575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4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28頁,第11字

国语辞典

1.夏季有水,冬季没水的溪、泽。

《说文解字•水部》:“泶,夏有水冬无水曰泶。”

2.干枯的泉水。

《广韵•入声•觉韵》:“泶,涸泉。”

3.河川名。渭水的支流。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九下•释水》:“水自渭出为泶。”

◎形容波浪激荡的声音。

《文选•郭璞•江赋》:“砯岩鼓作,漰湱泶灂。”唐•李善•注:“漰湱泶灂,皆大波相激之声也。”

两岸词典

1.〈书〉夏季有水,冬季干涸的溪、泽。

2.〈书〉干涸的泉水。

◎〈书〉形容波浪相互激荡的声音。

砯岩鼓作,漰湱泶灂(《文选‧郭璞‧江赋》)。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