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字拼音是(xùn),部首是言部,总笔画是10画

〔訓〕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川”或“訁、川”。

〔訓〕字仓颉码是YRLLL,五笔是YKH,四角号码是02600,郑码是SND

〔訓〕字的UNICODE是U+8A1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347,UTF-32:00008A13,UTF-8:E8 A8 93。

〔訓〕字异体字是训、𧥥、𧥿


1.说教、教诲。

《左传•桓公十三年》:“训诸司以德。”

教训、训诫。

2.教练、操练。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祜善甲训卒,广为戒备。”《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训新集之兵,当方张之敌。”

训练。

3.顺从、服从。

汉•扬雄《法言•修身》:“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

4.解释文字的意义。参见“训诂”条。

1.教训、告诫。

《诗经•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国语•周语下》:“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

庭训。

2.法则、典则。

《书经•胤征》:“圣有谟训,明征定保。”

3.姓。如明代有训濬。


◎见“训”。


笔顺: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竖、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47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148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1123頁,第8

古文: 𧥥 、 馴

《唐韻》、《集韻》、《韻會》:許運切;《正韻》:吁運切,𡘋薰去聲。《說文》:說敎也。【徐曰】訓者,順其意以訓之也。《正韻》:誨也。《字彙》:導也。《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訓于王。【傳】作訓以敎導太甲。《詩・大雅》:四方其訓之。【正義】訓是敎誨之別名。《禮・曲禮》:敎訓正俗。【疏】謂訓說義理。

又,《正字通》:古言可爲法也。《書・說命》:學于古訓。《詩・大雅》:古訓是式。【傳】古,故也。訓,道也。【傳】古訓,先王之遺典也。《左傳・文六年》:吿之訓典。【註】訓典,先王之書。

又,《玉篇》:誡也。《魏書・高允傳》:臣被敕,論集往世酒之敗德,以爲酒訓。

又,《廣韻》:男曰敎,女曰訓。

又,《博雅》:順也。《書・康誥》: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傳】上天用順文武之道,而付之以天下之大也。《後漢・方術傳》:下使五品咸訓于嘉時。【註】訓,順也。

又,詁訓,註解之別名。《爾雅・郭璞序》:《爾雅》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疏】訓,道也。道物之貌以吿人也。《前漢・揚雄傳》:不爲章句訓詁。【師古註】訓者,釋所言之理也。《字彙》:如某字釋作某義,順其義以訓之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訓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

又,鳥名。《唐書・五行志》:鵂鶹,一名訓狐。

又,獸名。《神異經》:檮杌,西方荒中獸。一名難訓。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江南道有訓州。

又,姓。明宣德中有敎授訓濬。

又,《五音集韻》:詳遵切,音旬 —— 道也。《周禮・地官》:土訓,鄭司農讀。

又,叶文韻。《晉書・衞恆傳》:大晉開元,弘道敷訓;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注解

〔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訓〕字拼音是xù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川

〔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ùn] ⑴ 见“训”。

字源字形

訓(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简 上博

訓(简·楚〔战国〕·秦家嘴) 楚〔战国〕 简 秦家嘴

訓(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訓(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简 包山

訓(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简 九店

訓(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訓(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简 郭店

訓(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訓(石经·汉·熹平石经)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訓(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訓(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訓(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訓(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訓(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訓(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訓(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許運切頁碼69頁,第22字續丁孫

𧥥、𧥿

訓說敎也。从言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吁問反頁碼195頁,第5行,第1字述

訓說教也。從言川聲。

臣鍇曰:「訓者順其意以訓之也,故太宗皇帝敎誡諸王,見其立於木,則謂之曰『汝知之乎?此木雖曲,從繩則正』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許運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361頁,第2字許惟賢第162頁,第4

訓說敎也。

說敎者,說釋而教之。必順其理。引伸之凡順皆曰訓。如五品不訓,聞六律五聲八音七始訓以岀內五言是也。

从言。川聲。

許運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說教。引申為教訓,為訓詁。《史記》「言不雅馴」,馴乃訓之假字,言「言不典則」也。

《史記》「言不雅馴」,馴乃訓之借。雅訓者,典則也;言不雅訓者,言不典則也。訓引申為教訓,為訓詁,又與順同誼。

《史記》「言不雅馴」,馴即訓之假。雅訓者,典則也。又與順殆同義。

白话解释

训,说教。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川”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從言、聲;或從心、川聲。戰國文字從言、川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從言、川聲。以上各種寫法,都同樣從「川」聲(「」也是從竟、川聲)。「訓」的本義是說教、教誨,這必需以言語進行,因此從「言」為義符;從「川」聲則有兼義的功能,「川」的本義是「貫川通流水」,其實就是暢通的大河,引申有「循著一定的規則行進」的意義,「說教、教誨」必需合道理、合道德,因此從「川」聲有兼義的功能。各形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兼會意。

訓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38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95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158頁
4說文校箋第93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89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30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53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26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459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56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94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70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915頁【補遺】第16427頁
14通訓定聲第323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92頁【崇文】第765頁
16說文句讀第268頁
17章授筆記第103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73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251頁,第8字

国语辞典

1.说教、教诲。

《左传•桓公十三年》:“训诸司以德。”

教训、训诫。

2.教练、操练。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祜善甲训卒,广为戒备。”《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训新集之兵,当方张之敌。”

训练。

3.顺从、服从。

汉•扬雄《法言•修身》:“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

4.解释文字的意义。参见“训诂”条。

1.教训、告诫。

《诗经•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国语•周语下》:“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

庭训。

2.法则、典则。

《书经•胤征》:“圣有谟训,明征定保。”

3.姓。如明代有训濬。

两岸词典

1.教导;劝诫;斥责。

训导、训诫、挨了一顿训。

2.教导或劝诫的话。

家训、遗训、校训。

3.标准;法则。

谨守古训、不足为训。

4.注解(词义)。

训诂、训解、训释。

5.训练;讲习。

集训、培训。

6.姓。

翻译

teach, instruct; exegesis beibringen, lehren , dressieren, trainieren , Vorbild (S) entraîner, instruire, gronder, bon exempl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