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字拼音是(yàn),部首是石部,总笔画是9画。
〔砚〕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见”,五行属土。
〔砚〕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石,见声。本义是砚台,磨墨器。
〔砚〕字仓颉码是MRBHU,五笔是DMQN,四角号码是17612,郑码是GLR,中文电码是4291,区位码是4966。
〔砚〕字的UNICODE是U+781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746,UTF-32:0000781A,UTF-8:E7 A0 9A。
〔砚〕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453,属次常用字。
〔砚〕字异体字是䂩、硯。
名词
1.形声。从石,见声。本义:砚台,磨墨器。
2.光滑的石头。
glossy stone;
砚,石滑也。 —— 《说文》。段玉裁注:谓石性滑利也。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 《释名》
3.砚台 inkstone 一种石刻的写字文具,供研墨、调墨之用。
一砚。 —— 清· 周容《芋老人传》砚冰坚。 ——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砚瓦(砚台);笔砚。
动词
◎制作砚 。
make the inkstone;
砚璞(可作砚台的美石);砚材(可作砚台的石料)
①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台。笔~。
②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友。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91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831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790頁,第18字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𡘋音𨁍。《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說文》: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又,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 —— 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硯〕字拼音是y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見。
〔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àn] ⑴ 见“砚”。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九下反切五甸切頁碼第313頁,第12字續丁孫
石滑也。从石見聲。
卷别卷十八反切魚見反頁碼第778頁,第6行,第1字述
石滑也。從石見聲。
臣鍇按:《江賦》曰:「緑苔參沙于硯上。」
卷别卷九下反切五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809頁,第1字許惟賢第791頁,第2字
石滑也。
謂石性滑利也。《江賦》曰:綠苔鬖髿乎硏上。李注。硏與硯同。按字之本義謂石滑不澁。今人硏墨者曰硯。其引伸之義也。
从石。見聲。
五甸切。十四部。
砚,研墨的石盘光滑可鉴。字形采用“石”作边旁,“見”是声旁。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618頁,第7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782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9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01頁,第1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75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352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310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655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997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44頁,第3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89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221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38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912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813頁【崇文】第32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287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342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897頁,第2字 |
inkstone Tuschstein (auf dem die Tusche angerieben wird) (S), Yan (Eig, Fam) encrier chinoi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