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字拼音是(yáng),部首是疒部,总笔画是14画。
〔瘍〕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昜”。
〔瘍〕字仓颉码是KAMH,五笔是UJGR,四角号码是00127,郑码是TKRO。
〔瘍〕字的UNICODE是U+760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221,UTF-32:0000760D,UTF-8:E7 98 8D。
〔瘍〕字异体字是疡、𤻈。
名
1.疮。
《礼记•曲礼上》:“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
肿疡。
2.参见“溃疡”条。
◎见“疡”。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59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776頁,第25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1頁,第4字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𡘋音陽。《說文》:頭創也。《廣韻》:傷也。《集韻》:一曰創癰。《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生瘍於頭。【疏】瘍,頭創也。《禮・曲禮》:身有瘍則浴。《周禮・天官》瘍醫〔註〕:瘍,創㿈也。又,〈醫師〉: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註】身傷曰瘍。
又,《集韻》:大浪切,音宕 —— 畜病泄。
《類篇》或作痒,亦作𤺹。
〔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瘍〕字拼音是yá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昜。
〔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áng] ⑴ 见“疡”。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七下反切與章切頁碼第246頁,第10字續丁孫
頭創也。从𤕫昜聲。
卷别卷十四反切以箱反頁碼第630頁,第3行,第2字述
頭瘡也。從疒昜聲。
臣鍇按:《禮》:「身有瘍則浴。」瘍,頭瘡而在身也。
卷别卷七下反切與章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393頁,第6字許惟賢第610頁,第6字
頭創也。
按頭字葢賸。上文疕下曰頭痬。則見瘍不專在頭矣。鄭注《周禮》云:身傷曰瘍。以別於頭瘍曰疕。許則曡韵爲訓。疕得𧦝瘍。他瘍不得𧦝疕也。《檀弓》曰:居喪之禮。身有瘍則浴。
从𤕫。昜聲。
與章切。十部。《魯頌》假瘍爲揚。
朱二瘍、痒實一字。
疡,头疮。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昜”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及楷書字形皆從疒、昜聲。「疒」為病人依靠床上的樣子,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病痛有關;「昜」為太陽之初文,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疡」。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82頁,第1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15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7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10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97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69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823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807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57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90頁,第1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04頁,第1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505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611頁【補遺】第1714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520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47頁【崇文】第258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98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17頁,第9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30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28頁,第4字 |
名
1.疮。
《礼记•曲礼上》:“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
肿疡。
2.参见“溃疡”条。
◎皮肤或黏膜溃烂。
ulcers, sores; infection Geschwür (S) ulcère, plai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