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㓷〕字拼音是(yì),部首是刂部,总笔画是12画

〔㓷〕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臬、刂”。

〔㓷〕字仓颉码是HDLN,五笔是THSJ,四角号码是22900,郑码是NLFK

〔㓷〕字的UNICODE是U+34F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3559,UTF-32:000034F7,UTF-8:E3 93 B7。

〔㓷〕字异体字是


◎同“劓”。



笔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9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42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70頁,第22

《唐韻》、《集韻》𡘋牛例切 —— 與劓同。

注解

〔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㓷〕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臬、刂

字源字形

㓷(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㓷(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㓷(简·秦·睡虎地) 秦 简 睡虎地

㓷(石经·汉·熹平石经)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㓷(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魚器切頁碼136頁,第14字續丁孫

㓷刖鼻也。从刀臬聲。《易》曰:「天且㓷。」

劓臬或从鼻。

《說文新證》:「甲骨文从刀、从自(鼻的初文),會以刀割鼻之意。金文聲化从臬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魚致反頁碼352頁,第3行,第2字述

劓刖劓也。從刀臬聲。《易》曰:「天且劓。」

反切………頁碼352頁,第4行,第1字述

臬或從鼻。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魚器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726頁,第2字許惟賢第323頁,第5

劓刖鼻也。

刖,絕也。《周禮》注曰𢧵鼻。

从刀。臬聲。

臬,法也。形聲包會意。魚器切。十五部。易音義引《說文》牛列反。

易曰:天且㓷。

睽六三爻辭。馬,虞皆云黥頟爲天。

㓷或从鼻。

刀鼻會意。今《經典》如此作。

劓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71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363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281頁
4說文校箋第181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70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611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07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50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89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08頁,第33字
11標注說文第178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139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684頁【補遺】第16695頁
14通訓定聲第270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64頁【崇文】第1453頁
16說文句讀第537頁
17說文新證第358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7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48頁,第4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same as 劓) to cut off the nose; cut off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