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𦎝〕字拼音是(yì),部首是羊部,总笔画是14画。
〔𦎝〕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目、羍”。
〔𦎝〕字仓颉码是BUKTQ,五笔是HDUD,郑码是LGUC。
〔𦎝〕字的UNICODE是U+2639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6573,UTF-32:0002639D,UTF-8:F0 A6 8E 9D。
〔𦎝〕字异体字是眣、睪。
◎同“睪”。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2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805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762頁,第9字
古文: 𥄺
《唐韻》:丑栗切;《集韻》、《韻會》:敕栗切,𡘋音抶。《說文》:目不正也。从目,失聲。【徐曰】其視散,若有所失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𡘋音絰 —— 義同。
又,《類篇》:目出貌。或作眰𥈖。
又,《廣韻》:陟鎋切,音哳 —— 目露貌。
又,《集韻》:𥉈,古作眣。註詳十畫。〇【按】眣與䀢別。《韻會》眣註存《說文》本訓,復載《增韻》以目通指曰眣,誤。《正韻》及《字彙》譌誤與《增韻》同。又,《類篇》眣或作䀵,音升基切,引《春秋傳》眣魯衞之使,亦誤。
〔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ié、t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失。
〔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ié] ⑴ 目不正。⑵ 目露貌。⑶ 目出。㈡ [tì] ⑴ 失意的眼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