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字拼音是(yìn),部首是卩部,总笔画是5画

〔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𬼖、卩”,五行属水。

〔印〕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是官印。

〔印〕字仓颉码是HPSL,五笔是QGBH,四角号码是77720,郑码是RHAY,中文电码是0603,区位码是5101

〔印〕字的UNICODE是U+53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360,UTF-32:00005370,UTF-8:E5 8D B0。

〔印〕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285,属常用字

〔印〕字异体字是币、抑、𠘄


名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同本义。

official seal;

印,执政所持信也。 —— 《说文》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蔡邕《独断》印,验也。 —— 《苍颉篇》玺谓之印。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每字为一印。 ——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密布字印。每一字皆有数印。其印自落。

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3.泛指图章。

seal;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 明· 徐官《古今印史》

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4.痕迹,标记。

print;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 —— 《水浒传》

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5.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

score;

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6.姓。

动词

1.盖章。

seal;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 —— 《睡虎地秦墓竹简》

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2.印刷。

print;

板印书籍。 ——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若止印二三本。若印数十本。此印者才毕。

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3.印证 confirm。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 —— 清· 袁枚《祭妹文》

印正(证明;验证)

4.铭刻 。

engrave;

深深印在脑子里。

5.直接将[邮票] 印在[明信片,信封] 上 。

impress;

印有两分的邮票。

6.使物上留下痕迹。

stamp;

脚上印着黄泥。 —— 郭沫若《女神》

印合(模子)


①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

②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

③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 fā )。

④彼此符合。~证。心心相~。

⑤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⑥姓。


笔顺:撇、竖提、横、横折钩、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9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59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89頁,第2

古文: 𠘄

《唐韻》:於刃切;《集韻》、《韻會》:伊刃切;《正韻》:衣刃切,𡘋因去聲。《說文》: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卩,瑞信也;手爪以持印,會意。《廣韻》: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增韻》:刻文合信也。《前漢・百官公卿表》:二千石皆銀印,二百石以上皆銅印。【註】師古曰:刻文云某官之印。

又,姓。《廣韻》:《左傳》鄭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爲氏。

注解

〔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印〕字拼音是y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卩,五行属

〔印〕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是官印。

〔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ìn] ⑴ 图章,戳记⑵ 痕迹⑶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⑷ 彼此符合⑸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⑹ 姓。

字源字形

印(甲骨文·商·𠂤组) 商 甲骨文 𠂤组

印(甲骨文·商·𠂤宾间) 商 甲骨文 𠂤宾间

印(甲骨文·商·子组) 商 甲骨文 子组

印(甲骨文·商·宾组) 商 甲骨文 宾组

印(金文·商·商) 商 金文 商

印(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印(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印(简·秦·睡虎地) 秦 简 睡虎地

印(简·秦·里耶) 秦 简 里耶

印(简·汉·张家山) 汉 简 张家山

印(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印(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印(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印(传抄·宋·汗简) 宋 传抄 汗简

印(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印(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印(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印(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於刃切頁碼300頁,第14字續丁孫

印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凡印之屬皆从印。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卜辭『印」字從爪,從人跽形,象以手抑人而使之跽。其誼如許書之抑,其字形則如許書之印……予意許書印、抑二字古為一字,後世之印信,古者謂之璽節,初無印之名。」「印之本訓既為按抑,後世執政以印施治,乃假按印之印字為之。反印為抑,殆出晚季,所以別於印信字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伊鎮反頁碼749頁,第2行,第1字述

印執政所持信也。從爪,從卪。凡印之屬,皆從印。

臣鍇曰:「爪,手。爪以持印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於刄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723頁,第1字許惟賢第754頁,第6

印執政所持信也。

凡有官守者皆曰執政。其所持之卪信曰印。古上下通曰璽。《周禮》壐節注曰:今之印章。按《周禮》。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謂諸侯於其國中,公卿大夫於其采邑用之。是卽用印之始也。季武子於《周禮》爲守都鄙者,而以璽書,達於魯君。是古有印明矣。葢以𥳑𠕋書之。而寓書於遠必用布帛檢之。以璽泥𢑏之。至用縑素爲書,而印之用更廣。漢官儀。諸侯王黃金槖駝鈕,文曰璽。列侯黃金龜紐,文曰章。御史大夫金印紫綬,文曰章。中二千石銀印龜紐,文曰章。千石至四百石皆銅印,文曰印。

从爪卪。

會意。手所持之卪也。《左傳》。司馬握節以死。於刄切。十三部。

凡印之屬皆从印。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爪卩。

白话解释

印,执政者所持的信物即公章。字形采用“爪、卪”会义。所有与印相关的字,都采用“印”作边旁。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篆文,印字都是上從爪(或從又),表示向下按壓的動作;下從卩,卩為人跪坐之形。以手抑人,使人跪坐,為「抑」字初文。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0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748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571頁
4說文校箋第382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360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29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22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47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91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34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372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3092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9029頁【補遺】第17368頁
14通訓定聲第333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73頁【崇文】第3089頁
16說文句讀第1227頁
17說文新證第710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1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63頁,第5字

国语辞典

1.用木或金石等所刻成的图章。

《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官印、钢印、玉印。

2.痕迹。

脚印、手印。

3.印度的简称。

中印条约。

4.姓。如唐代有印伦。

1.在物体上留下痕迹。

烙印、印上指纹。

2.印刷。

刊印、排印、翻印、这本书已经印好了。

3.符合。

心心相印。

两岸词典

1.图章。通常用木、金、玉、石等为材料雕刻而成。

印章、钢印、官印。

2.痕迹。

手印、足印。

3.在物体上留下痕迹。

烙印、印上指纹。

4.将文字、图画等原稿制版,用印刷术,使原样附著在纸、布等上面。

印刷、刊印、印书。

5.符合;契合。

心心相印。

6.指印度共和国(印度)。(英India)

中印条约、中印关系。

7.姓。

翻译

print, seal, stamp, chop, mark Druck (S)​, Siegel (S)​, Stempel (S)​, drucken (V) empreinte, trace, sceau, cachet, imprim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