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訧〕字拼音是(yóu),部首是言部,总笔画是11画

〔訧〕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尤”或“訁、尤”。

〔訧〕字仓颉码是YRIKU,五笔是YDNN86,YDNY98,四角号码是03612,郑码是SGR

〔訧〕字的UNICODE是U+8A2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367,UTF-32:00008A27,UTF-8:E8 A8 A7。

〔訧〕字异体字是尤、𧥩



◎古同“尤”(a。抱怨;责怪;b。过失,过错)。


笔顺: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5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150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1125頁,第12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𡘋音尤。《說文》:罪也。引書,報以庶訧。今《書・呂𠛬》作尤。

又,《廣雅》:惡也。《玉篇》:過也。《詩・國風》:俾無訧兮。【傳】過也。【箋】訧,音尤。本或作尤。【傳】于其切,叶上絲治。治讀平聲。

又,人名。公訧。見《宋史・宗室表》。

卷目:考證・酉集上 部首:言部

愛日堂藏本: 第665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70頁,第11

《詩・國風》俾無訧兮。《箋》訧,音尤。《傳》于其切。

謹照原書箋改釋文。傳上增朱字。

注解

〔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訧〕字拼音是y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尤

〔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óu] ⑴ 古同“尤”(a。抱怨;责怪;b。过失,过错)。

字源字形

訧(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訧(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訧(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訧(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訧(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訧(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羽求切頁碼76頁,第19字續丁孫

𧥩

𧥩罪也。从言尤聲。《周書》曰:「報以庶訧。」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焉秋反頁碼214頁,第6行,第2字述

𧥩罪也。從言尤聲。《周書》曰:「報以庻訧。」

臣鍇曰:「怨言於言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羽求切古音第一部頁碼402頁,第2字許惟賢第181頁,第9

𧥩罪也。

《邶風・毛傳》。訧,過也。亦作郵。《釋言》。郵,過也。亦作尤。《孟子》引詩畜君何尤。

从言。尤聲。

羽求切。古音在一部。

《周書》曰:報以庶訧。

《呂㓝》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有過曰訧。尤亦過也。

有過曰訧。尤亦過也,亦借用郵。

有過曰訧,尤亦過也。

訧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2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218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172頁
4說文校箋第106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98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351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61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41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20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63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106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787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3146頁【補遺】第16459頁
14通訓定聲第79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18頁【崇文】第869頁
16說文句讀第302頁
17章授筆記第115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120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273頁,第8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fault falsch auffassen, missverstehen faute, erreu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